中国女排以四战皆负的历史最差战绩,结束了在澳门举行的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之旅。
与中国女排相比,泰国队平均身高比中国队低15厘米,这样的矮个子队员在中国可能连进地方队的资格都没有。但从比赛过程看,矮小的泰国队却以快攻和较低的失误率把中国队打得一败涂地。这无疑是对中国女排“身高论”的一大讽刺。
随着比分定格为2∶3,中国女排以四战皆负的历史最差战绩,结束了在澳门举行的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之旅——中国女排在8支队伍参加的总决赛上排名垫底。
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全体队员坐上了看台,观看随后进行的由日本队对泰国队的第五名争夺赛。的确,两支亚洲球队曾经将中国队奉为学习的榜样,但现在,中国队反而要回过头来从昔日的学生那里找回自己丢失的“传家宝”。
由于近几年在世界排名上屡创新低,中国女排的谷底到底有多深尚未可知。国内排坛资深人士林榆廷和邹志华近几年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曾提到一个问题,国家队一味追求运动员身材的“高大化”,自上而下地影响着整个女排人才培养体系。国家队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女排传统的“小、快、灵”打法,基层的运动员培养和选拔也是首先看运动员的身高条件,对运动员的基本功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国女排在本次大奖赛总决赛上连负塞尔维亚、泰国、俄罗斯和意大利队,尤其是1∶3负于泰国队的比赛,在舆论和球迷中引发了强烈质疑。
与中国女排隔网相对的泰国队,平均身高比中国队低15厘米,这样的矮个子队员在中国可能连进地方队的资格都没有。但从比赛过程看,矮小的泰国队却以快攻和较低的失误率把中国队打得一败涂地。赛后的技术统计显示,身材比对手高一个头的中国队,只在拦网这一项技术指标上高于泰国队,且领先的优势也只有1分,其余各项指标全都比对方低,这无疑是对中国女排“身高论”的一大讽刺。
中国女排极度看重运动员的身高条件,始自“陈忠和时代”,在2003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的阵容中,身高1米98的赵蕊蕊是最令对手胆寒的人物,这就为中国女排此后倚重高个队员定下了基调。
如今,全队平均身高将近1米90,仅次于俄罗斯队。但中国女排却也因队员身材高大而难以发挥自己的传统技术特色。
“和外国的高个队员不同,中国的高个队员力量较弱,速度较慢。这样的高个队员如果想要适应和胜任中国队传统的小快灵打法,势必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训练,付出更多的努力。”林榆廷说。
但基层女排力量的培养却在这个时候走上了荒废的道路,年轻专业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高度重视,这直接造成很多队员在进入国家队后仍要花大量的时间弥补基本功的缺陷。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国家队在大量使用高大运动员后的负面效果:速度变慢、跑动不积极、失误率高、打法单一。
中国女排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五连冠”的辉煌,进而确立世界女排强队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眼于许多细节,比如,每年进行国家队集训时,也同时举办地方队年轻队员的训练营,为地方队年轻队员创造更多的锻炼和交流机会。但自从中国女排联赛创办之后,很多人才培养上的传统做法和经验都逐渐被废除。
中国女排自2004年后走上的这条过于注重运动员身高的发展道路,已经被无情的现实证明为不归路。这次中国女排在大奖赛总决赛上的惨败,或许是中国女排对近几年人才培养理念推倒从来的契机,尽管这样的机会近几年已经出现了多次。这次相关主管部门能否痛定思痛,进而为中国女排重新选择正确、适合的发展之路,仍是一大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