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专家称NBA恢复比赛或在冬季 劳资双方难持久战

2011年10月12日 11:02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所谓劳资谈判,就是给人一点希望然后将之毁灭,就是不断重复着打一巴掌再给个枣吃的桥段。北京时间11日凌晨,NBA劳资双方又经历了7个小时的长谈,但协议仍未达成。谈判结束后,联盟总裁斯特恩正式宣布,2011-12赛季前两周比赛取消。NBA新赛季原定北京时间11月2日开赛,目前被取消的包括11月2日-15日的近100场比赛。这也是自1998-99赛季以来,NBA13年来再次遭遇缩水赛季。

  争钱争制度,一个都不能少

  从10月1日开始,劳资双方10天之内进行了6次会谈,为达成劳资协议,双方都付出了积极的努力,可是取得的进展却非常有限。刚刚的这次谈判,内容集中在奢侈税政策、收入分成、工资帽、球员合同年限、年薪年度增长率以及中产阶级条款等方面,但除了在中产阶级条款上双方略有进展外,其他矛盾仍未解决。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赛季缩水损失了近百场比赛,资方将之前提出的“五五分成”方案进一步压低,现在只同意将篮球相关收入的47%拿出来分给球员,而球员仍然坚持53%这一数字不松口。

  除了“钱”的问题,对于“制度”的见解不同也是各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原因。NBA副总裁亚当·希尔沃表示,“我们过去两天最终没有谈拢的原因是制度的问题。双方都做出了额外的努力,但我们无法与球员工会达成协议,以确保所有30支球队都有机会争夺总冠军。”

  斯特恩怪球员,球员不接招

  然在一次次的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但关于焦点问题的分歧之大,斯特恩在昨天的谈判后还是用“我们面前仍然有一条海湾”来形容。同时这位联盟掌门人表示,“我们非常努力,一次次地让步。我为老板们的态度感到骄傲,至少证明我们努力过了。”这也是斯特恩第一次将失败的结果完全归咎于球员一方。

  当然,对总裁大人的这番话,球员方面肯定是不会苟同的。“我们也不想走到这一步,但是我们不能签下一份不公平的合约。”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非常坚定,“这个结果已经在意料之中了,但我要说我们对于篮球相关收入的分配比例决不会再做出让步:球员占53%,资方占47%,这是底线。”

  球员工会执行主管比利·亨特更是态度强硬,“如果他们认为比赛取消、球员没有收入,我们就会受到威胁而在谈判中让步,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赛季缩多少?会不会全取消?

  尽管亨特将联盟取消比赛视为对球员的威胁,并且用“愚蠢”来形容资方的行为,那么斯特恩看起来是要将愚蠢的威胁进行到底了,“在现在的背景下,我们或许还有比赛会被取消。”至于被问到新赛季会不会被全部取消时,斯特恩也只是说:“我不想这样。”

  雅虎体育援引一位球队总经理的话称:“现在看来新赛季能保住50场比赛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我也不排除整个赛季取消的可能。”

  不过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球员方面会最终让步。按照新协议是6年来计算(上一次劳资协议期限也是6年),双方的分歧就是大概8亿美元。在宣布赛季缩水之前,双方谁也不愿意在这8亿美元的巨额争夺中吃亏。但现在缩水真正发生了,取消常规赛前两周的比赛,球员的损失总额将达到2亿美元(包括301位合同球员1亿4千万的合同总额,129位自由球员5370万美元的预计损失,再加上首轮30位新秀440万美元的保证合同,以及第二轮新秀的120万美元的保证合同)。真正背负经济压力的球员一方很难坚持到底,因为老板们所谓的胜负盈亏只是数字的变化,但球员都是需要养家糊口的个体,尤其是那些底层球员,对他们来说少打一场比赛就意味着少拿一场比赛的工资,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也许为了在谈判中争取最大利益,需要利用社会影响力给老板一方尽可能地施加压力,球员工会领袖和那些大牌球员必须要表现出强硬态度,但中下层普通球员才是球员工会最需要维护的利益团体。所以实际上球员一方在谈判中输得起,但他们在缩水的赛季中却等不起。

  国内资深篮球媒体人苏群预测NBA停摆结束的时间点应该在12月中旬,他认为劳资双方承受的各种压力到那时会达到一个极点——常规赛缩水过多会造成大批球迷流失,动摇联赛生存根本;缩水过少则双方压力不够,压力不够则妥协动力不足。这基本上也代表了大多数专家和媒体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2011-12赛季全部报销并不太可能会发生,而参照1998-99赛季的经验,这一次的缩水也不会拖过明年1月。

  球员反应

  德维恩·韦德:斯特恩今天的“话”伤害了在美航球馆以及其他NBA球馆工作的人,也伤害了当地的企业和球迷。他们才是今天被斯特恩伤到的人。这是停摆,不是罢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