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岛12月20日电 题:中国女子柔道教头的柔道情缘
作者 修建华 李英
“柔道不仅仅是竞技体育,而且是一种道德教育。用世界柔道界泰斗山下泰裕的话说,柔道不是运动是哲学,它不仅仅锻炼身体,更能够修道磨心,这正是柔道最吸引我的地方。”中国女子柔道队领队徐殿平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初遇柔道即被吸引
“我第一次接触柔道是上初中时看了日本电影《姿三四郎》,被其中所传递的柔道理念‘学柔道不是学打架,而是学做人’深深吸引。至今还能记得其中的经典台词‘悟性就在您的脚下’。”
谈起初遇柔道经历,徐殿平回忆说:“当时我正在学习摔跤,总是希望将对手摔倒在地。而那部电影中的柔道不光要比技艺,更要比做人,这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也吸引我由学习摔跤转向柔道。”
知遇之恩引领坚守柔道路
“1984年3月30日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当时我带领业余柔道队在青岛第二海水浴场训练,遇到了我的恩师——时任山东省省委副书记李昌安(后任山东省省长),并被委以重任。”
徐称:“老省长当时希望我将柔道发展成为一项强势体育项目,成为国家柔道栋梁。30年来,我一直将这份嘱托铭记在心,并努力实践。”
“30年来,我的生活中除了柔道就是柔道,老省长的知遇之恩一直是我坚持不懈的动力。每当中国国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中国国歌在国际赛场响起时,我都会为自己选择了柔道这条路而无比自豪。”
借阅读深入了解柔道
“最初在沙滩上练习柔道的时候,吸引了很多热心人士,包括很多日本人。他们回去后主动为我们寄送了很多柔道的相关书籍,鼓励我们的柔道学习。”
徐殿平坦言,阅读这些书籍,更加深入了解到柔道的内涵。“我最高兴的一点阅读体会是发现柔道本身和中国关系密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友好。首先,柔道受中国古代儒学大师朱熹的影响比较大;其次,包括孙中山、毛泽东、鲁迅在内的中国很多名人与柔道有着不解之缘。”
率沙滩柔道走向世界
自1984年起,青岛柔道从沙滩起家,逐渐走向了世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其弟子李淑芳为青岛赢得首枚奥运银牌后,徐殿平的名字与青岛女子柔道队同时被人叫响;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其弟子刘霞再夺78公斤级柔道银牌。
“我们正在策划筹备首届世界沙滩柔道大会,希望明年10月在青岛的沙滩上举办,目前已经邀请了多个国家。”谈到今后的发展,徐殿平踌躇满志:“伦敦奥运会后,柔道界还将通过‘柔道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来促使沙滩柔道成为一项体育项目。”
徐殿平表示,希望创建沙滩柔道,争创世界沙滩柔道运动的先河;同时将沙滩柔道坚持不懈地推广出去,像沙滩排球、沙滩足球那样普及到全世界。“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