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那些重大会议:红山口会议确定职业化
1992年,中国足协的“红山口会议”,被视为是中国足球的“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将把足球改革作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明确表明了将进行联赛职业化改革。
1993年的大连棒棰岛会议,是“红山口会议”的延续。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1994年的甲A联赛将正式成为职业联赛。联赛与国际接轨,允许引进外援和外教,联赛实行主客场赛制。同时在会议上还讨论和修改了《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国家队在1998年打进世界杯,2002年世界杯进入16强。
1994年11月,在职业联赛第一个赛季结束后,中国足协工作会议上,确定了联赛的球员转会制度,职业联赛得到进一步规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甲A的火爆。
2001年,刚刚上任的阎世铎在深圳召开足协工作会议,提出了“只升不降”、“只降不升”、“又升又降”的职业联赛三步走休克疗法,同时第一次提出了甲A联赛升级为“中超联赛”的规划。
2002年,天津塘沽足协工作会议,第一次确定联赛取消升降级,全面为国足征战世界杯让路,职业联赛开始进入低潮。
2003年,第二次足代会举行,同时提出《中国足球十年规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关于职业联赛的一系列指标。但截至2012年,除了中超达到16支球队的指标外,其余关于中甲、中乙以及业余联赛、足协杯等所有指标,无一实现。
2004年,中超委员会在上海正式成立,职业联赛进入“中超时代”。但当年就发生了G7革命,在年底的又一次中国足协会议上,虽然成功化解了G7革命,但阎世铎再次宣布取消升降级,让之前的“中超蓝图”化为泡影。
2005年2月,召开中国足协特别代表大会,又一次突出“五年规划、十年纲要”,其中主要针对2008年的奥运足球与世界杯预选赛,提出“女足进前四、男足进前八、国家队出线”等一系列目标。但最终国奥小组出局,女足止步8强,国足甚至连亚洲区十强赛都未能闯入,中国足协再造笑柄。(记者 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