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地产商全面攻占中超 恒大模式成金元足球典范

2012年06月01日 05: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随着上周末第12轮联赛结束,本赛季中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告一段落。本赛季初16支球队总投入约30亿元人民币,号称史上最昂贵联赛。据媒体统计,2012年16家俱乐部仅支付给全部球员的薪水这一项就达到了惊人的8.8亿元,而个别豪门在收购世界大牌球星和教练员方面的投入更是一掷千金,动辄以千万欧元计。在俱乐部运营普遍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是什么在支持着各队进行着疯狂的烧钱游戏?

  其实,从各支球队主赞助商的背景不难看出,房地产行业成为中超球队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商全面攻占中超

  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制药、制衣、烟酒、电器等五花八门的行业,都曾经在中国足球的绿茵场上展现风采。随着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足球的成本也不断提升,很多利润不高的行业与足球渐行渐远。而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却推动着一家家地产商挥动着金元,充满热情地向足球行业进军。

  在2011年中超联赛中,就有人统计过,16支球队中,赞助商完全“不涉房”的球队仅有上海申花、成都谢菲联和深圳红钻3家,但随着后两支球队的降级,新升入今年中超的广州富力和大连阿尔滨两家俱乐部都有着强硬的房地产背景,因此今年中超联赛16支球队中赞助商主业非房地产的仅剩下上海申花队一家。恒大、富力、建业、绿城等在地产江湖赫赫有名的一批地产商,已经把大旗遍插中超版图。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企业大连万达去年重新杀回足球圈,一口气5亿元人民币砸向中国足球。不仅为中国队请来了西班牙名帅卡马乔,而且让中超联赛的全称变成“大连万达广场中超联赛”。

  恒大模式成金元足球典范

  提起地产商烧钱的“金元足球”,就不得不提广州恒大队,正是他们在足球圈一连串疯狂的举动,让中超足球沦为地产商的资本游戏。2010年,广州恒大接手因涉假而降级的广州足球。接手之初,恒大疯狂购入郑智、郜林、孙祥、冯潇霆、张琳芃、杨昊等国脚,几乎把球队变成半支国家队。随后,他们又以世界第三高年薪的合同,收购了巴西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孔卡,以及穆里奇、克莱奥等大牌球员。

  恒大队的收购行为,在球队接连获得中甲冠军、中超冠军之后,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加疯狂。他们最近完成的一笔交易,是用850万欧元的转会费签下了德甲联赛冠军球队多特蒙德队的主力前锋巴里奥斯。有媒体曾经算过一笔账,按照恒大房产的平均价格,他们购买巴里奥斯的价格,相当于卖掉740套房。

  在前面提到的中超球员8.8亿元总薪水中,恒大队一家就占掉了2.28亿元。当然,这还不包括恒大队令人咋舌的每场比赛赢球奖金。以刚刚结束的亚冠联赛1/8决赛为例,广州恒大队为这场与日本东京FC队的淘汰赛设置了1400万元人民币的保底奖金——600万赢球奖金,600万晋级亚冠下轮奖金,外加每净胜一球200万的额外奖,这么刺激的金钱奖励让对手听了也眼红不已。

  地产商为何热衷足球

  房地产企业的雄厚资金,为中超联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可是在中国足球就像“扶不起的阿斗”这种大背景下,地产商们为什么还会如此热衷足球呢?“巨大的宣传效果和用足球名片换来的既得利益是促使地产商进军足球行业的最大驱动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足球经纪人表示。

  几乎所有房地产企业本身都会投入大量金钱在广告宣传上,而赞助足球会让地产商的品牌名字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和球迷的口头传播间。更重要的是,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拥有中超球队的房地产开发商与没有足球队的开发商在争夺足球队所在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时,前者更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在很多城市,足球的作用会被当作一张城市名片,而房地产行业又会频繁地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支持足球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地产商们换来政策上的优待。

  再次以广州恒大为例,在恒大2010年初涉足球的同时,他们在房地产方面的业绩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当年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亿元。而随着恒大在足球场上所取得的成就不断提升,恒大地产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据恒大官网显示,2011年恒大品牌价值达到210.18亿元,在销售额等多方面位居全国第一,公司总资产达到1790亿元。

  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有专家提出疑问,由于中国房地产资本介入而催生的中国足球市场的繁荣,是否能够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之下得到维持?而这样的“金元足球”对于中国足球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到底有何利弊?这都只能等待时间去证明。本报记者 罗 俊

【编辑:吴博】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