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球选手冯珊珊一战成名 迅速成长具有中国特色

2012年06月15日 1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报道,日前,不满23岁的中国选手冯珊珊在LPGA文曼斯锦标赛夺冠,成为赢得四大高尔夫大满贯赛的首个内地球手。此战果引爆了国内外媒体,其轰动效应绝不亚于李娜去年在法网夺冠。

  6年前才开始步入职业高坛的冯珊珊,成长为何如此快?除了天赋和艰苦努力之外,是否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

  13日,笔者专访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张小宁和主管中国高尔夫球队的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四部副长庞政,他们告诉记者,这是中高协奥运战略的巨大胜利,而且这只是中国高坛“金花”提前绽放的一枝,再过两三年,人们还将看到更多的鲜花。

  曾当过国家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并有着探索网球走职业化道路经验的张小宁,在解释“奥运战略的胜利”时说:早在2008年,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所辖的高尔夫球等八个运动项目均成立了国家队。2016年高球入奥,更强化了我们对国家队的建设。冯珊珊等一批小队员,就是为2006年和2010年参加亚运会而培养起来的。根据2016年奥运会她们的年龄和成长时间,我们确立了“以职业化为主攻方向,以女子为突破口”的战略方针,同时采取了相应的“四个坚持”作为保障。

  坚持长期、艰苦、系统、科学的训练原则;坚持瞄准奥运,尽早、尽快进入职业圈摸爬滚打,以提高实战能力,积累比赛经验,增强战胜强手的信心;坚持提高技术的‘赛练结合,以赛带练’的有效模式;坚持借助国家、集体、个人、企业四维一体的合力共赢共进。以此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职业化道路”。

  何为“特色”?

  庞政介绍说,高尔夫球在训练、比赛等方面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首先是“开支”比较大,一位专业选手光是训练费,不包括教练费,一天就得500元人民币。参加比赛开销就更大,每一个比赛国内的近万元,国际的一般都在3000美金或更多。一般选手很难支撑,故国家队的组建,采取了“四合一”的模式。

  即对有潜力的选手,费用全由国家负担,对有潜力而且家庭又有实力的,采取个人抓,队里管理的模式,如李昊桐父亲亲自上阵当教练。对于有实力、已有成绩的,则采取与经纪公司联手包装,签协议后“放单飞”,单飞选手的相关提成,全部用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最后一个就是社会抓,通过各省市体育局和各地高尔夫球俱乐部,或大型企业等,对有潜质的选手进行委托培训和打造。

  庞政继续介绍说,走职业化道路并非易事,一个职业选手要出好成绩,一般来说每年得参加20至30个职业巡回赛,其参赛费用一人一年最少得上百万元,所以,中高协也在积极地为国手和“未来之星”搭建参赛平台。如总资金分别为750、700万美元的汇丰杯世界锦标赛和宝马大师赛,送给中高协的参赛名额就有4个和14个,还有年初在海口举办的冯珊珊参加并夺得团体个人赛冠军的2012年世界女子高尔夫球锦标赛,也给了中国许多“外卡”。中国的年青选手从中获得了很多难得的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据统计,从2006年国内只有20个一般的业余赛,如今已发展到了120个比赛,其中有高水平的职业大赛欧巡赛、日巡赛、澳大利亚巡赛认可的大赛和汇丰杯世界锦标赛、宝马大师赛、同一亚洲巡回赛,还有为培养后备力量和打造未来之星的汇丰青少年发展计划、高尔夫球进校园等等。

  庞政接着介绍“特色”: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高手,文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国家队在组织其训练的过程中,着重为选手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如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联手,每年提供国家队六个入学名额,当然,还有全国其他省市的知名大学也在商议中。此外,面对独生子女多,自制能力弱的国情,国家队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管理的措施,如洗衣服必须自己动手,球包要自己背等等。

  关于两三年就会看到更多的“小珊珊”,张小宁说,现在中国的高尔夫球人口已达300多万,每年仍以20%递增,高尔夫球走进校园效果非常显著,现已有6至7万的小朋友正在练习高尔夫球。冯珊珊所取得的突破,其感召力可想而知。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像冯珊珊父母那样全心全力地支持,“小珊珊”在中国高坛和世界高坛绝不会“姗姗来迟”。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