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吸毒女狂吃戒毒药险丧命 曾是省篮球青年队后卫

2012年06月26日 05:1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6月20日,说起吸毒经历,古雨掩面哭泣。A12-A1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孟祥超

古雨将儿子的绘画作品贴在家里的墙上。

6月22日,古雨在家刷“清洁纸”,她以此谋生。

  ■ 人物简介

  古雨,42岁,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一工薪家庭,有两个哥哥,大哥染有毒瘾。

  她中学开始训练篮球,后来,到云南省篮球队的青年队,打组织后卫。

  1989年,20岁的古雨考取云南财贸学院,学工商财会专业,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

  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被推荐到昆明市一个区的财政局,在局长办公室工作。“那时,单位里都说科室里来了个靓妞。”身高1.68米的她,皮肤白皙,收入充裕。

  1995年染上毒瘾,她便从“富姐”变成赤贫。其间,多次戒毒,又多次复吸。如今,已经戒毒近10年,在社区做帮教工作,劝诫其他吸毒人员远离毒品。

  6月22日,昆明,小雨。

  42岁的古雨,坐在卧室里,在一块模板上刷着廉价墨水,然后用一张红纸蒙上去、揭下来。这是她现在的工作,印刷祭祀时用的“清洁纸”。

  她一天工作10个小时,刷几千张纸,每张纸能赚一分五厘钱,全家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此。

  古雨说,如果没有吸毒,她现在“起码也是个财政局的中层干部”,或许还有宽敞的办公室、私家车和大房子。

  吸毒,让她毁掉了美貌,也丢掉了在昆明市某区财政局的一份工作。经过多次戒毒,如今,她已戒毒近10年,在社区担任劝诫工作,以自己的经历劝说别人远离毒品。

  从“富姐”到赤贫

  1995年,古雨第一次见到海洛因。

  古雨说,当时,在昆明市一区财政局工作的她,感觉常遭领导刁难。“老局长调走了,新局长不愿意用原来的人。”她在业余时间结识了新的朋友圈子:有银行的,税务的,还有做生意的朋友。

  有一天,她到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家里玩,朋友的朋友带来一包海洛因。当时,26岁的古雨,第一次接触到毒品。此后,染上了毒瘾,每天她要花50元去买。

  毒瘾发作时,“如千万只蚂蚁在啃食自己的骨头”。买不到毒品,古雨坐立不安、浑身发抖,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

  每天上班前,古雨要先吸食毒品,从一天吸食一次毒品,逐渐变成一两个小时发作一次。后来,她已无心上班,心里想的是“今天能否有存货”,“明天到哪里买毒品”。

  古雨说,她那时攒下的钱加起来能有四五万。帮他戒毒的街道办事处冒警官说,那时,云南每平米房价几百元,她的钱能买两栋小面积的楼房,她算是个“富姐”。

  除此,她还接了4家公司的兼职,帮对方做账,每月下来能有两三千元额外收入,但这仍不够她的毒资。

  “这么多首饰都卖了。”6月20日,在采访中,古雨两手合拢比划着说,那时她的金链子、耳环要两手捧在一起才能盛下,全被她变卖,换成了毒品。

  两年间,积蓄花费殆尽,古雨从“富姐”变成了赤贫,她几乎再不买衣服,不买首饰,追求她的人也被抛在一边,心里只有毒品。

  皮肤也变得越发暗黄。为此,她只能涂抹更多的化妆品,用来遮盖她的脸。

  当时,古雨的父母家住在昆明得月桥社区,社区主任张寿萍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得月桥社区内,有一个大市场,人员关系复杂,很多家庭有人吸食毒品,当时有居民说,“谁也不要笑话谁”。

  “爸爸,救救我”

  1997年3月的一天,古雨蹲在床边吸毒,刚好被父亲从房间门缝里看到。

  父亲一脚把门踹开,扯下堵门的铁头,大概有七八斤重,甩手朝她头上砸去。“如果砸中了,我当场就死了。”古雨说。

  古雨说,她的爷爷早年曾抽鸦片,她父亲深知毒品的危害。“姑娘呀,这个(戒毒)要脱胎换骨啊”。父亲说完,大哭起来。

  古雨记得,她抱着父亲的腿,哭着说:“爸爸,救救我。”

  此时,她已经没有能力戒毒。

  1997年,在家人建议下,她开始服用一种叫“三唑仑”的戒毒药,这种强效麻醉让她大睡三天。此后,为了能继续睡去,她又一气吞下15粒药片。

  醒来,她发现一只眼睛看不到东西。因为药物过量,烧坏了她的眼神经,“这只眼视力只有0.1了,几乎失明”。

  然而,古雨还是难忍毒瘾,再次偷跑出去买毒品。

  1997年6月,古雨被关进戒毒所,经过三个月的强制戒毒。刚回到家,她收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

  被辞退后,古雨继续从家人手里骗钱买毒品。古雨说,为了吸毒,她甚至还去一家四星级酒店,用英语为别人介绍出台女,赚取毒资,她变成了“老鸨子”。

  和古雨一起做“老鸨”的还有一男一女。古雨说,他们三人合伙“介绍生意”,赚了钱就一起买毒品。

  她说,现在身边的朋友已有十几个人因为吸毒过量,很年轻就死掉了,其他人大多“妻离子散”,有人戒掉毒瘾永远离开了这个城市。死者中,就有那名女“老鸨”。

  爱情与低保

  1998年,古雨又因复吸毒品被抓,劳教两年。

  劳教期间,她的母亲去世。“临走没给我留下一句话,我在她心里已经死了。”古雨说,在戒毒和劳教期间,父母从未看过她一次,只是托她两个哥哥送钱。

  2003年,古雨被第三次劳教后回到家,父亲查出了癌症。在照顾父亲最后的日子,她决定戒毒。

  社区主任张寿萍说,她带着米、面去看望古雨一家,发现他们已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他父亲当时已经卧床,说了好几次,让我们照顾她(古雨)。确实太可惜了,一个大学生。”

  古雨说,从2003年开始,她没有再吸毒。

  在接受社区的帮教时,30多岁的古雨遇到了她的爱情。

  穆新月,一名小她两岁,吸毒史更长的男子,脸色比古雨更暗,双腿因吸毒患上了脉管炎,下肢已布满黑斑。

  他曾是一名铁路工人,1988年,被单位临时抽调,在铁路系统内查处易燃、易爆品,以及毒品。期间,穆新月曾查获一批毒品,私藏起来没有上交。之后,穆新月便开始吸毒,无法自控,曾三次到戒毒所戒毒,都没戒掉,工作也丢了。

  后来,古雨和穆新月所在的社区,帮他们戒毒康复和申请低保。享受低保的条件是:他们须定期进行尿检,检查不再吸毒方可继续领取低保。

  据张寿萍统计,得月桥社区登记吸毒人员有100多人,在享受低保的30多人中,有六七个人坚持不住,再度复吸。“古雨能坚持戒毒近10年,不容易。”

  帮教别人戒毒

  2006年7月,古雨和穆新月注册结婚。

  婚后,穆新月想要自己的孩子。但是,家人担心,两人的吸毒史会不会给孩子遗传毒瘾。

  “我们是想找一个新的生活目标。”穆新月说,到医院检查后,确认两人的身体状况可以要孩子。怀孕5个月后,古雨还犹豫,“将来拿什么养孩子。”

  古雨说,她和穆新月都曾找过几份工作,不过,公司一旦知道他们有吸毒史,即便已戒毒多年,但还是很快会被辞退。

  2007年3月,古雨、穆新月和新出生的儿子,住进了刚审批的廉租房。让他们高兴的是,目前,没有发现儿子有什么身体状况。

  2009年4月,古雨成为一名社区帮教,帮助社区40多名吸毒人员康复。她经常入户与这些吸毒人员交流,讲自己的故事,告诫别人不要碰毒品。

  现在,得月桥社区组织戒毒活动,社区主任张寿萍都会交给古雨。张寿萍说,她能策划、能组织,还能写稿子、做主持,很多社区的吸毒人员并没什么学历,古雨是最高学历者之一。

  如今,古雨的帮教工作已期满,每天除了做饭、洗衣服,接送孩子上下学,就是刷“清洁纸”挣钱养家。

  和穆新月一样,古雨和她吸毒的朋友们逐渐断掉了联系。在他们看来,只有和这些人断掉联系,才能真正脱离原来的环境。

  古雨从未参加过大学同学聚会。每次接到邀请,她会问,是AA制还是轮流请客?得知是轮流请客,她都会借故推托。

  回忆起十几年前的自己,古雨“啧啧”感叹。她说,如果不吸毒,她可能还会留在财政局。“早就是中层了。”古雨低头吸了一口纸烟。

  (应采访对象要求,古雨、穆新月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孟祥超 云南报道

【编辑:卢岩】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