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再听一遍欧洲杯"离别曲"
最后一战,西班牙人奏出了他们的“盛唐之音”,以一场堪称壮丽的演出答谢世界球迷。等待领奖时,“红二代”在场上嬉戏,另一边的老男人在擦拭泪水,那个时刻,彩条、金杯、狂欢、猩红,都成了一个拉慢镜头并模糊了焦点的背景,我耳畔响起的声音,还是开幕式上的“离别曲”。
从开幕到闭幕,我第一次没有中途退场,也没有小睡,看完了每一场演出,并为每天的节目写下手记。曲终人散,重读二十篇小文,重提写过的梦话和絮语,以作为和球迷的离别词。
开赛前,我制作了一份“纯种球迷看球指南”,唠叨着嘱咐“不要只看西班牙”“如果你老了,研究一下卡萨诺,并像他一样踢球,因为他像你一样又胖又慢却又妙不可言。”“别看好英格兰。”“永远不要小看捷克队。”开幕式被伤感击中,趁机又凭吊了一下南斯拉夫,这已成了我的大赛保留曲目,“其实何止波兰,《离别曲》是献给所有斯拉夫人的曲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南斯拉夫人。一个世纪以来,在这片东欧大平原上,有太多的山河破碎和生离死别。”
然后荷兰人上场了,我也开始倾泻偏见,“荷兰有太多的自私鬼。仅就踢法而言,斯内德自私、范德法特自私、罗本自私、亨特拉尔自私,只有范佩西不自私,库伊特不自私,这是球场艺术家和农民工共同的悲剧。库伊特是我喜欢的,但他真不是个前锋,因为他对进球并不在乎,他自有一种崇高的踢法。”第4篇写的是皮尔洛,“意大利由巴洛特利注入了娱乐,由皮尔洛注入了风格。他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大钢筋混凝土上停着一只蝴蝶。”最后一句是:“一定要尊重皮尔洛。”荷兰又败一场,我送了他们墓志铭,“这里已没有颜色革命。2012,波兰。”
巴洛特利射门时他想什么呢?答案是:巴神射门时C罗在照镜子。我写了两篇C罗,以期待始,以吐槽终,“牛×的人物会让队友变得更好,并得到他们的爱,但C罗、伊布总能让自己显得特别好,而队友特别差。如果有C罗、伊布这样的队友,我宁肯走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无论你有多差劲,只要认准方向去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这件事做成信仰,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哪怕你的方向是错的。”这是西班牙淘汰法国的故事。
“德国人忙着挣钱,其他几国忙着花钱,不知4强赛中,3个欠债的和他们的老板踢球是什么滋味?但光脚不怕穿鞋的,杨白劳和黄世仁的关系,应该全世界到哪儿都一样吧。”这是意大利淘汰德国的故事。“西班牙人性格平和,托雷斯等前锋被教练昏招叠出任意摆布,如果换荷兰早掀桌子走人了,帮派的两大领袖卡西、哈维人品谦和,又保持着君子之交,这是西班牙的幸事。从哪个方面看,无论我和其他人如何唱衰,西班牙的王朝还远远没有过去。”这是决赛前的故事。
欧洲杯的起源是这样的,“联赛踢完之后,豪门俱乐部的老板要去度假,但他们不放心把球员留在家里,于是给欧足联下了手令:让他们再继续跑一个月,尤其是特里。于是欧洲的妇女安全了。这也是特里入选费迪南德落选的原因。”这是我杜撰的故事。
胡说完了,再见。(潘采夫)
专题:2012年欧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