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国人体育观悄然质变 奥运不再唯金牌第一

2012年07月08日 05: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6月以来,在北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肖晓园熬夜观看了欧洲杯足球赛的多场经典之战。欧洲杯赛结束后,肖晓园原本希望将自己的“生物钟”从欧洲时间调整回到北京时间,可从6月下旬开始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又渐入高潮,她禁不住诱惑,常常是夜里看着温网直播就错过了正常睡觉的点儿,但她依然乐此不疲。

  两代人体育理念上的差异

  作为一名80后北京女孩,肖晓园从上小学开始就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北京国安的球迷。在北京,像她这样钟爱自己城市球队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不过,肖晓园对观赏体育比赛的兴趣绝不像父亲那样显得有些“狭隘”。肖晓园说:“父亲爱看足球、乒乓球和女排的比赛,而且都带有很强的本土倾向。每周北京国安比赛的电视直播,父亲肯定是一场不落。2009年北京国安夺得中超联赛冠军的最后一场比赛,父亲还专门托人买了票到现场观看。父亲对中国足球队的比赛也比较关注,尽管每一次看球经历基本上都是以牢骚满腹告终。乒乓球和女排主要是受中国队历史战绩优异的影响,父亲虽然很少打乒乓球也几乎从不打排球,但他从年轻时就对这两个项目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肖晓园发现,与父亲年龄相仿的50后一代人,可能都对乒乓球和女排有着独特的情感。“我很惊讶,他们聊起中国乒乓球队和女排,竟然可以把多少年来的许多队员、教练的资料倒背如流。他们很关心中国乒乓球队和女排的世界大赛成绩,中国队如果赢了,他们会对球员、教练大加赞赏,如果输了,他们会分析原因。但我们这一代人,却很少那么关注乒乓球和女排,我们甚至觉得,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看头?对于中国女排,我觉得她们有些悲哀,她们受人关注是因为活在一个巨大的光环下,如果没有这个光环,她们还会有多少观众?”

  肖晓园成为一个体育迷,与自小受父亲影响不无关系,但两代人对体育比赛的欣赏角度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我与父亲的体育趣味越来越远,我无法理解他对乒乓球和女排的热情。我很难想象当初是他带着我开始看足球的,现在他对真正高水平的欧洲顶级足球联赛几乎从不关注,更别说熬夜观看欧冠、英超的转播了。就连晚上黄金时段播出的欧洲足球比赛,他也能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至于像网球这样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体育项目,肖晓园与父亲更是没有共同话题可言,“父亲只关心李娜是赢了还是输了,但其实,一场过程精彩的网球比赛难道不比输赢的结果更令人回味吗?”

  对体育从欣赏到参与

  在观看体育比赛之余,肖晓园也对参与这些体育项目跃跃欲试。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肖晓园几乎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她在上大学之后,才有了第一次打网球的体验,但直到工作之前,她的网球水平也仅限于能用球拍接住球而已。不过,如果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中让肖晓园选择一项,肖晓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网球,“也许是受身边很多同事、同学开始打网球的影响,或者是我更想尝试新鲜的运动项目,总之,我可不希望自己的运动兴趣显得那么古板和老套。”

  在上大学之后,肖晓园不仅学着打起了网球,还参加过登山、骑自行车远足、攀岩、潜水、滑雪等诸多带有时尚标签的运动项目,虽然同学中间参加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大众运动项目的人仍占主流,但多数人都对尝试新鲜玩意儿抱有很大兴趣,“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关系上,我们这一代人与父辈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我们不仅懂得欣赏,更有参与的欲望。”

  不过,也有人看到了父辈的变化。“其实,父辈也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他们对体育的观念。”肖晓园的大学同学、一位对棒球十分着迷的80后北京男孩刘潇表示,“就拿上届世界杯赛和这次欧洲杯赛来说,我父亲尽管只熬夜看了很少的几场球,但他确实被精彩的比赛过程所打动。印象里,以前每次欧洲杯赛或世界杯赛期间,父亲偶尔也会跟着我一起看球,但我觉得他那个时候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说起足球,他好像只对谁输谁赢有印象,但现在,他已经渐渐不再只关注比赛结果。”

  刘潇的父亲竟然十分支持刘潇在业余时间打棒球,要知道,棒球在中国是典型的小众运动,无论是专业队实力还是业余训练的水平都很低。“他甚至完全不懂得棒球,但他常常会向他的朋友炫耀:我儿子棒球打得很好。”刘潇说,“我想,这也是他的体育运动观念转变的体现,他们那一代人,往往对体育比赛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但亲身体验过运动乐趣、并把运动当做生活习惯的人却不多,父亲当然希望我不再有那样的遗憾。”

  群众参与才能打造体育强国

  伦敦奥运会即将揭幕,中国各支国字号运动队严阵以待,夺取预定的金牌是各支队伍的头号任务。不过,中国的普通大众对奥运会的关注点仍停留在中国队能夺得多少枚金牌上吗?肖晓园和刘潇给出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不久前,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与相关机构合作,准备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调查,调查的主题正是“中国普通大众到底对奥运金牌有多看重?”

  最终的调查数据或许可以回应中国体育主管部门长期以来高举奥运战略的一个最重要借口——“金牌少了人民不答应”。

  其实,在业界看来,中国人对体育比赛的欣赏角度早已转变,“如果说北京奥运会之前,普通中国人更看重的是中国队的奥运成绩,那么当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到达竞技成绩顶峰之后,奥运会的成绩诉求也已经完成,普通中国人对体育比赛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真正去欣赏竞技体育之美上。”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近日向记者表示。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带着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视角去看待体育比赛,而是真正为体育比赛的精彩和体育运动的魅力所折服。因此,一些鲜有中国人参与、甚至完全没有中国人身影的世界顶级赛事也能够在中国获得大批“粉丝”,比如世界杯和欧洲杯足球赛。一些中国队成绩十分差的运动项目,比如足球,在上世纪80年代,球迷还因为中国队的失利而发生“5·19”事件。而现在,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成绩即使有再大的遗憾,也不太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情绪激昂,就像德国球迷可以平静地接受德国队在欧洲杯赛上的失利一样。

  “虽然中国人欣赏体育的观念已经转变,但我们的现实条件仍有很多不足和缺陷,阻碍着普通中国人从体育比赛的‘看客’转变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任海表示,“这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必须完成的最重要一步。要让北京奥运会的宝贵遗产真正‘惠民’,我们在保持中国运动队世界大赛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力度,并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中国普通大众现在广泛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条件依然远远不够。”本报记者 慈鑫

【编辑:邓永胜】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