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中国元素多:酒店有琵琶声 诺丁山装扮老舍故居
虽然这不是北京奥运会,这是万里之外的英国,但在伦敦奥运会,中国元素并不少。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以及华人的影响力,在伦敦,中国也有受到特别礼遇的感觉,小到公寓管理员、路人不经意地对记者说:“你好,欢迎!”大到唐人街对奥运会的热情渲染,中国奥委会特设的“中国之家”,青花瓷,再到“正宗兰州拉面”,中国印记鲜明地烙在伦敦奥运的紫色标志上。
最受欢迎的家:中国之家
五星酒店里的琵琶声
“中国之家”,是中国奥委会在伦敦特设的宣传交流部门,展示中国特设文化,位于伦敦最核心的区域之一霍尔夫的华尔道夫希尔顿酒店。酒店为此专门装潢了两层的大厅,而这家豪华饭店的房价也不便宜,低价房也要大约300镑一晚。
从酒店正门进入,戴礼帽的服务生礼貌地查了记者的包。这家酒店的大厅极小,“中国之家”的两扇朱红色大门就塞满了整个空间。
进得大厅右转,迎面是一幅极富创意的墙画,左侧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右侧是伦敦塔桥,中间则是青花瓷的大盘,书写着“中国之家”的招牌。站在这里可以听到两位姑娘的弹奏——古筝配琵琶,在听够了各家商店震耳欲聋的英伦摇滚之后,琵琶声显得十分清新。
余下的部分,主要是展现中英关系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时刻,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奥运会的表现、或图片或视频。但于那些对中国有兴趣的英国记者和名流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颇为新奇的所在。
酒店的前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中国之家开幕以来,“几乎天天有活动,人流非常大,而且来的似乎都是上流人士。”
最中国的街道:唐人街
奥运氛围好似主场
伦敦的唐人街是欧洲最大的,而且其位置更是黄金地段——威斯敏斯特城之内。广东人来到这里或许会更为亲切,因为讲粤语的中国人俯拾皆是。
进入唐人街,与国内并无二致:中国餐馆、中药店、中国超市,菜市场里可以买得到当季的空心菜,只是后者的价钱高达3.4英镑一斤,大概是国内的20倍不止。
当火炬传递到此,整个街道轰动了,兰州拉面馆的师傅把正在削的面一扔,就跑到门口急切地张望,仿佛回到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不仅如此,唐人街还在奥运期间推出一个免费服务,由“伦敦华埠亲善大使”在唐人街标志性的“六角亭”内,发放唐人街的宣传品,专为奥运期间来伦敦的中国人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和旅游建议。23岁的李莉正是其中一员,她已经移居英国8年,她非常高兴奥运会的举行,使得更多的中国游客到来,而且能现场看到中国运动员夺牌。
不过,整个唐人街,最醒目的却是一个骑着破旧三轮车的中国老人,他穿着鲜红的衣服,银发白须,看似历经风霜。老人来自江苏,名叫陈冠明,已近六旬。两年多前,他从中国出发,骑行约5万公里,穿过了印度、土耳其、法国等16个国家,就在10多日前,终于抵达伦敦。“我是来为伦敦奥运加油的!”
在他这辆历经太多坎坷,车轱辘都生锈的三轮车上,挂着宣传口号“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还有各种他一路宣传的照片。
为了这份坚持,他磨破了三双加胶底的绿色帆布鞋,踩坏了六副脚踏板,三个钢圈都坏了,缝缝补补,用坏了10多条内胎。但他很高兴,自己用行动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诺丁山的老舍故居:
唯一的中国“蓝牌”
在伦敦各个角落的历史住宅中,如果仔细搜寻可以看到部分住宅的外墙上镶嵌着圆形的蓝色牌子——这牌子是伦敦文化遗产委员会颁发,为纪念已故名人的故居。
颁发蓝牌的规矩苛刻:必须是杰出人物;必须为人类福祉做出过杰出贡献;在英国居住时期是其人生或事业的重要阶段;诞辰超过100年,去世20年以上。中国只有一位名人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著名作家老舍。老舍于1924年起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一直在伦敦呆了5年,其间创作了《二马》、《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作品,2004年,老舍在伦敦的住所之一——圣詹姆斯花园31号被正式镶上了蓝牌。
老舍的故居偏居在伦敦西南,诺丁山的荷兰公园北部,且不通地铁。记者到达时发现这里类似于中国的联排别墅区,老舍的故居是联排中的一栋,移向别墅后方,可以看到老舍当年居住房间的小窗——当时老舍与友人克莱门特·埃杰顿合租,自己住在阴面的小房间内。
但现在这是私宅,记者无权进入,敲门也没有反应,门口写了几行字的小蓝牌便是一个中国人能看到的所有对老舍的纪念:“中国作家老舍 1925—1928年居住于此。”(陈婧 殷小平 刁勇 黄启元)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