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夺冠替王海滨圆梦 悉尼奥运最后一剑是遗憾
资料图:王海滨。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雷声夺冠的一刻,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身上,而他却在赛后接受采访中激动地说:“这块金牌,我必须给他(王海滨)挂上!”
王海滨,这个南京剑客的名字又一次响彻人们耳旁。昨天赛后,快报采访了江苏省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江苏花剑功勋教练任大新,听他韶韶王海滨的故事。
精通法语的主教练
在比赛中,王海滨几次和裁判交涉,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几次去阻止他。“他都是用法语在和裁判交涉。”任大新说,“教练和裁判交涉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海滨多次和裁判交涉,是在心理上对他施加压力。”任大新介绍,击剑比赛的裁判口令全是法语,很多亚洲队不懂法语,经常吃亏,“王海滨精通法语,是一个优势。”任大新说。
任大新透露,1999年王海滨作为优秀运动员进入南京大学,当时他最希望进入法语系学习。“为的就是吃透这个项目,融入这个圈子,懂他们的文化,不至于吃亏。”任大新说,“从现在的情况看,他学以致用,还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2002年10月,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业更进一步,王海滨选择到击剑故乡法国留学,一来巩固自己的法语,二来能更好地感受击剑。
任大新说,王海滨身上透着一股“执着”劲儿,“就像击剑一样,他学法语时也是抱着一定要做好的心态,迎难而上。雷声在击剑中表现出的永不放弃的精神,跟他师父简直如出一辙。”
永留遗憾的一剑
从领奖台上走下来,雷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脖子上的金牌挂到主教练王海滨的脖子上,后者喜极而泣。
任大新说,“这一次,终于梦圆了。”的确,获得奥运金牌一直是王海滨的梦想,但是遗憾的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他仅取得个人第九名的成绩,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海滨最后一剑率先刺中对手,灯已亮起,但裁判判罚对手先刺中,就是这最后一剑的遗憾,中国男花三剑客以银牌落幕。
(唐浩杰 邓婷尹)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