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改判是否伤害了体育魅力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这一届奥运会刚刚开始几天,已经显露出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现象,那就是申诉多,成功的也多。
其实,历届奥运会上,申诉之门一直都是开着的,但是成功的几乎没有,最多就是事后通过其他的方式加以补偿。过去似乎有一种态度,就是裁判的绝对权威,裁判判对了也对,判错了也对,甚至有人把这个也当做体育的魅力之一。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机器进入赛场,比如鹰眼,原来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大方向上来讲,我觉得这是一种好事,允许受委屈的人进行申诉,如果有人觉得会因此而失去了魅力,其实大可不必。
不过也并非没有问题,大开申诉之门,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你挑战裁判,我也挑战,你闹我也闹,你哭我也哭,最终可能变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申诉的问题,应该兼顾公平公正,不能顾此失彼,而且有时候改判确实挺让人伤心的,屡屡改判,可能更加会伤害到竞技比赛的观赏性。
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赛场观测必然更加细致,原本人眼看不到的东西,在机器面前可能都是清清楚楚的,那么怎么才能尽可能避免申诉带来的负面效应呢?我觉得首先要有相应的规则,比如鞍马比赛,落地的时候究竟能不能动,动多大的尺度是允许的,诸如此类。还有就是明确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改判,改判时要有公开的解释等。
机器进入赛场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人拿机器说事儿,在机器跟得上的时候还好,一旦机器跟不上了怎么办?那个时候,还会有人信服裁判的判决吗?(李兴国)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
>相关新闻:
>体育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