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佳奥运会破冰主席落泪 腰伤严重险选择退役
当地时间8月7日,在伦敦奥运会上摘得激光雷迪尔级帆船赛冠军的中国选手徐莉佳,到访“中国之家”。记者 富田 摄
这是一枚让阿根廷帆船协会主席巴勃罗·马塞罗尼流泪的金牌,这是一枚让著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感兴趣的金牌,这是亚洲帆船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
徐莉佳6日在女子激光雷迪尔级比赛中获得奥运金牌,在帆船强国英国乃至欧洲产生了令国人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
这枚金牌如何得来?这枚金牌的背后有哪些令人动容的故事?
文雅才女
一提到帆船,人们自然联想到怒海争锋般的剽悍,但场下的徐莉佳却是一个温文尔雅、才气横溢的上海女孩。她的成功和她本人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多数人对徐莉佳比赛的评价是“wonderful(很好)、 powerful(有力)、perfect(完美),没有任何争议”。对于这样一个靠天吃饭的项目,徐莉佳的头脑格外清醒。
徐莉佳最初接触帆船是一个意外,在学习帆船之前,并不知道航海是什么东西。她经常说一句话,我在海上不能光和她们拼体能,还要拼头脑。
徐莉佳的英语很好,可以自己写博客,可以接受国外电视台长时间采访。她学习外语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同国外高水平选手交流,她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自己掏钱报班学习,英语达到一定水平后,她迅速和国外高手建立了网络联系,在比赛和训练中遇到问题,她会第一时间和朋友们交流。这样的运动员,在中国是不多见的。
“只要是帆船的书(英文)我都买了,国内没有,在国外网上买的,这作用一时可能看不出来,但对我的职业生涯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每一本都要两三百块钱,总共花了几千块钱。”徐莉佳笑着说,“我没跟妈妈说价钱,她知道了要心疼死。”
英文水平提高之后,徐莉佳又开始学习古文,“通过跟领队、队医相处,我发现自己文学功底太差,讲不出很好的中文,总觉得在解释什么东西的时候词穷。下一个目标是巩固英语的时候学好中文,背一些诗词”。
徐莉佳说,前几轮落后时压力相当大,领队用段歌词告诉她: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徐莉佳似有豁然开朗之感:帆船就是她的“有情人”。后面的比赛,她越比越好,奖牌轮竟成了她最轻松的比赛。
徐莉佳的爱学习在整个中国水上界都是出名的,北京奥运会后水上中心进行总结,徐莉佳不仅认真听帆船项目的,还听了其他三个项目的,会议间隙,她还找到主持人要了所有资料。
队医张卫忠这样评价:“她很有自己的想法。她的专业体现在饮食等各方面,平时训练该吃什么,比赛开始和中间吃什么她都心中有数。体能训练,她能加练就加练。我跟她开玩笑说,你心无杂念,可以去练气功了。”
团队保障
徐莉佳在这个奥运周期状态似乎并不太好,新闻中也很少有她的名字。的确,徐莉佳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伤病无法训练,恢复训练之后又一下子练得太猛,练一天甚至需要三天来恢复,让这个坚强的姑娘一度萌生退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徐莉佳正是在团队的帮助下摆脱伤病、恢复斗志、走向成功。
领队周长城是一个关键人物,在徐莉佳腰伤严重萌生退意时,他与徐莉佳谈人生、谈理想,讲孔孟之道,帮助徐莉佳提高思想境界,徐莉佳也在克服伤痛的同时逐渐找回了对帆船的感觉。“很有用,开阔了我看问题的视野,”徐莉佳说。
徐莉佳背后的团队是2009年12月搭建起来的,其中外教去年7月加盟,还包括厨师和队医。此外,上海水上中心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可以说这是一个团队的胜利。
特别要提到的是厨师郑生海,他跟了国家队整整28年。用教练刘小马的话说,队员们对郑师傅“绝对说不出半个不字”。“我每天工作差不多12个小时。春节四年才能回去一次。”郑生海说,“为此爱人和儿子没少抱怨,但是能帮助徐莉佳夺金,再多的付出也值了。”
而队医张卫忠则担任了更重要的工作。“徐莉佳伤势最厉害的时候是去年4月份,厉害到连轻微的训练都没法进行,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上海北京各地的专家都看了,没什么效果,但她的症状特别明显,肌肉始终在跳动、疼痛。但是从中医角度可以解释得清,因为这个项目在海上受凉比较多,之前有一些治疗导致肌肉也有点问题,后来我对她的治疗主要以肌肉为主,短期就好了,复出一两个月后就拿到荷兰世界杯冠军。这次奥运会比赛徐莉佳是无伤病参赛,从来没有治疗过,身体状态、任何关节包括腰部都很好。”张卫忠说。
“外教也是这个团队中相当重要的一员,他叫约翰松·埃米特,韦茅斯当地人,本身是帆船运动员,主要做水上陪练和体能训练,其实我们找他主要是因为徐莉佳谈到过他,他虽然只有30多岁,但已经出了很多帆船书。整个奥运会期间,他一直和徐莉佳保持沟通,他的建议和指导起到了很大作用。”周长城说。
对于帆船这样结合器材的室外项目,科研力量自然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从2010年开始,中国队的一个科研小组就长期驻扎在韦茅斯,每天分时段记录韦茅斯的温度、风向、水流的变化。
事实上,在奖牌轮中,徐莉佳起航不利,是她凭借此前科研人员对场地数据的分析,加上自己的判断,果断突到右边,进行大转移。赛后,很多对手对她的选择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
国家力量
如果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撑,徐莉佳能不能拿到奥运金牌先不说,没准她的手到现在都无法活动自如。
说起来,徐莉佳也是命运多舛,今年年初,她的状态刚回到巅峰,一次意外发生了。1月下旬,她左手掌第四掌骨骨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与华山医院徐文龙、徐雷等三位国内外最优秀的手外科专家及麻醉科专家给徐莉佳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之后,专家还为徐莉佳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经过各方努力,徐莉佳终于在既定时间内恢复,在比赛中,她的手熟练操纵帆船,没受任何影响。
又岂止是这些,为了让徐莉佳能在伦敦奥运会取得好成绩,有很多陪练队员做出了不小的牺牲。男子激光级运动员施健这次也参加奥运会,他在赛前一周才回到自己的专项,之前都在陪练徐莉佳。要知道,从雷迪尔到激光非常困难,这次奥运会上,施健名落孙山,但是谁又能说徐莉佳的金牌中,没有施健的一份功劳呢?
徐莉佳夺冠还离不开她深厚的基本功,而这全是在她练OP级帆船时打下的。OP级帆船是非奥运项目,但二十多年前,水上中心就坚定地将OP级列为重点项目,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徐莉佳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没有举国体制,就没有徐莉佳的金牌。”教练刘小马说。
后奥运时代的东风
2008年以前,帆船在国内是个冷得不能再冷的项目。这也难怪,毕竟中国人接触帆船的机会少之又少,又怎能体会其中魅力?但北京奥运会给了更多中国人体验帆船的机会。在后奥运时代,中国的帆船爱好者有一定增长,也为中国帆船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可以说,奥帆城市青岛功不可没,奥运会之后,青岛持续开展航海运动,对整体中国帆船运动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只有项目热了,才有更多人愿意投身其中,项目才能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热度增加,很多企业家和社会名流开始对帆船感兴趣,有的开始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中国群众帆船和大帆船发展得好,中国帆船人才能在国际组织中更有地位和发言权,更能为中国选手争取利益,裁判也能摘掉对中国选手的有色眼镜。而这些,都来自后奥运时代的东风。(记者公兵、冷彤)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