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孙杨成绩堪称伟大 实现突破在情理之中
2012年08月27日,中国澳门,在2012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运动员出席联欢晚会。小强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报道,中国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战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本站近日专访中国游泳队领队许琦,以下为访谈实录摘编——
问:首先祝贺中国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创造了佳绩。现在回过头来看,出征之前我们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
答: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就期盼着在伦敦能实现“男子金牌零突破、女子金牌超零八”。但是奥运会竞争非常激烈,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们希望在重点攻关项目上,能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我们没有给运动员和教练员过多压力,让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只要发挥出水平,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
问:请简要点评这五枚金牌。
答:应该说,这五金分量都很重,每个项目都具有典型意义。比如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是中国男子游泳的第一块奥运金牌。1500米自由泳,孙杨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个成绩确实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成绩。而且他同时获得400米和1500米这两金,这在近几十年世界泳坛是没有的。
叶诗文包揽200米、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也非常难,而且创造了400米混合泳的世界纪录,非常了不起。
焦刘洋的女子200米蝶泳金牌,捍卫了中国游泳的荣誉。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枚金牌,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可以说,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一直保持着优势。
总之,每一块金牌分量都非常重。奖牌也如此,像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铜牌,也是历史性突破。2010年亚运会我们首次战胜日本队夺冠,2011年世锦赛我们夺得铜牌。今年奥运会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张琳处于低谷),年轻的运动员顶住了,获得奖牌,非常不容易。
虽然得到5金很高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成为了游泳强国,值得反思的方面还是很多的,比如接力,除了男子接力正常发挥,其他都不算理想。我们距离美国游泳16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日本游泳奖牌数也比我们多,所以不能盲目乐观。
问:大规模取得好成绩,核心因素在哪里?
答:从成绩来看,这次跟2008年比确实有非常大的提高。我们回顾一下,2009年世锦赛4金2银4铜,2010年亚运会24金,2011年世锦赛5金2银7铜,中国游泳是一步步走过来,能实现突破是在情理之中的。
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首先,归功于党和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支持关心,有举国体制做保障,运动员有这么好的训练、比赛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奥运周期,我们又提出了“大国家队”的理念,充分调动省市的积极性,共同来建设国家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为国家队的建设做好工作。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走出去,请进来。从2006年、2007年,游泳开始大规模海外训练,请高水平外教。按照总局领导的指示,加强了“走、请”工作。同时,加强外教经验的转化和吸收工作,不是单纯的全盘皆收。在学习的同时,化外教的经验为己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打开了视野,看到了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
第三,在这个周期开始,我们有了非常明确、合理、详细的战略规划。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就着手制订备战2012年的计划,修改了多次,经过了反复的讨论。现在回过头看,我们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一步一步实现的,这令我们很欣慰。2009年的目标是世锦赛拿3金以上;2010年目标是战胜日本队,创造一批好成绩;2011年目标是在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2012年目标就是“男子金牌零突破、女子金牌超零八”。总体来说,制订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走,取得突破并不是猛然间的。
第四,中国游泳队现在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融入世界游泳的大环境中。尤其是在大赛的历练中,我们增强了自信。运动员无论是在看台还是休息区,我们都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出现,这无形中给运动员增强了信心,增添了霸气。这也是我们要求运动员在赛中表现出来的,展示我们的自信、霸气、斗志、亮剑精神以及大国风范。这是几年来游泳队在精神层面的最大改变。此外,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比如聘请外教,并不是封闭的训练状态。外界出现不同声音时,外教就能为我们说明问题。
第五,在游泳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在队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游泳队建立了非常和谐的环境与氛围,教练员与运动员愿意在国家队中训练。这也有几点原因:首先,因为国家队的环境很好,运动员来到这里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中;第二,国家队集中了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大家在这里相互学习与促进,确实可以提高成绩。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与教练员。教练员基本都是中青年,年富力强,运动员也都很年轻,并且很有天赋,这跟我们这些年抓后备力量有很大关系。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当年10月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青少年后备力量培训,到伦敦奥运会前,一共进行了10期。凡是有潜力的苗子,都进入我们的视线,把他们聚到一起进行6到8周的集训,一方面能促进队员之间的学习,另一方面能促进年轻教练员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优秀的教练员与运动员,都是从二线集训中选拔上来的。后备人才培养给中国游泳队提供了新鲜血液。
问:许多非常年轻的队员现在已经到了竞技生涯的高峰,如何让他们今后更好的发展?
答:游泳中心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教练员、运动员肯定都会考虑。从游泳队角度来讲,近期会准备为冠军运动员,包括得奖牌的运动员开一个会议。因为最近的采访很多,各种活动也很多,这势必会对运动员的训练产生很大影响和干扰。
孙杨、叶诗文、焦刘洋等年轻的运动员,无论身体角度还是技术角度,他们的运动生涯还很长,还有很大潜力,所以要树立好正确的人生目标。游泳中心也会尽量协调好运动员训练和各方面活动安排,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训练。并且希望媒体能发出声音,毕竟运动员和演员不一样,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天天参加活动,笼罩在光环之下,对他们的竞技生涯是没有意义的。活动可以适当参加,但不能太多。如果太多,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训练和竞技水平,并且心态也会产生变化。媒体的关心和想法是好的,但有可能做法和结果会对运动员不利。如何处理好训练和活动的关系,也是游泳中心的一个新课题。
问:叶诗文那么年轻,就已经拿到两枚奥运金牌,接下来会怎么安排训练?
答:这些方面教练员会考虑。首先要认真准备2016年的奥运会,这期间也会有难度,关键在于如何把后面的工作做好。从叶诗文自身来讲,她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她心里很明白,很有想法,她会清楚后面怎么做。
问:中国游泳队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
答:困难什么时候都会有。比如2009年世锦赛,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之后很多老队员退役,所以女子接力(4×200米自由泳)始终都处在人员不整的状态。再比如男子张琳的状态下滑的情况,也带来很大困难。在这期间,游泳队克服了很多困难和艰辛。总体来说这几年比较顺,一个队伍只要心齐,一定能够做好。
问:许多年轻队员都还在上学阶段,如何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答:在大学的学生,很多学校会集中来队里为运动员授课,学校都配合得非常好。另外,游泳中心每周都会安排相应课程,运动员会根据自身兴趣去学习,总局训练局的学校也非常配合和支持。游泳中心每周还会安排不同类型的讲座。在这个周期,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加强国家队团队文化建设,游泳队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周都会安排不同讲座,有历史的,有音乐的,有励志的,等等各方面,运动员非常欢迎。
问:这次奥运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已经成为其他游泳强国认真研究的目标,以后游泳队的发展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答:游泳中心也正在制订计划,但现在还没有经过讨论和完善。不过有一点就是一定要保持这种势头,还要把上一个周期做得好的坚持下来,比如“大国家队”理念的执行。另外对于存在的不足,我们要着力解决,比如男子、女子蛙泳是我们的短板,等等。
问:具体介绍“大国家队”概念?
答:国家队的建设离不开各省市队的支持。要想把这种支持最大化,就要调动省市队的积极性。一方面,取得省市的支持,特别是各省市游泳队、游泳中心领导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国家队二队和一队形成和谐的竞争机制:“能上能下”——二队优秀的运动员可以进入一队,一队成绩不好的运动员下放到二队。
国家队还形成了一种机制——把最好的运动员交给最合适的教练员去带。“大国家队”理念打破了地方保护、省市界限。这种资源的整合,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了国家队的优势,也发挥了地方的优势,共同推动运动水平的提高。举个例子,焦刘洋是广州军区的运动员,她是黑龙江籍,教练是河北的刘海涛,按说从利益上来讲河北队跟她没有关系,因为焦刘洋奥运会拿一金,河北不记分,而是记在广州军区和黑龙江身上,跟河北没任何关系。但是河北方面为了焦刘洋的训练,会派队医过来,这就是“大国家队”的理念。在建设游泳强国这个目标的感召下,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再比如李昀琦,是河南人,却跟着浙江的教练训练;赵菁是武汉运动员,跟着上海的教练训练……这就是我们说的“要把最好的运动员交给最合适的教练”。
问:我们国内游泳的强手、强教练主要集中在东南,而西北地区以及一些老区相对落后,有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让他们的游泳水平有所提升?
答:所以还是讲到“大国家队”这一理念,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为了推动落后城市的发展,我们在2008年把二线集训放在河南,结果河南成为这个周期的受益者,涌现出了李昀琦,他在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上都获得了奖牌。我们还把二线集训放在西安,西安跳水很强但游泳相对落后,我们尽量利用这种形式传播游泳的种子。二线集训云集了最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年轻的教练员。二线集训到一个地方,我们就会派国家队的教练员、专家去讲课,势必会促进当地游泳水平的提高,尤其会对教练员有益。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但这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效果可能若干年后才会出现,但是我们现在正努力做。
问:曾见过这样一篇文章,说孙杨在外教丹尼斯手下训练比较适应,而叶诗文可能就没那么适应,咱们怎么处理外教的问题?
答:归根结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外有国外的训练特点,我们有我们的训练特点,我们国内的很多教练员其实水平非常高,如果他没有这个高水平,我们的运动员就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使送到丹尼斯那里也没用。首先要肯定的是,我们在选材、训练方面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的教练所欠缺的是一旦运动员到了一个高度,继续突破时的那一点。
问:这点差距体现在哪?
答:我觉着是经验,经验的把控。训练方法是可以复制的,而竞技体育是不能复制的,高水平运动员存在一个自我的突破,而这个突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尝试一种设想,然后按照这个设想去训练,才能验证对错。这时教练员的经验和把控就显得非常重要。丹尼斯对我们的几个重点运动员像张琳、孙杨的突破有非常大的作用,这就在于他带过哈克特,他有非常成功、成熟的经验。就跟炒菜一样,火候的把握就是经验,我们是在这方面是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的。对运动员的把控还是要建立在我们自己的教练员之上,我们外出训练不是一年两年而是1到2个月,孙杨也是1个多月就回来了,因为带了十几年了,运动员的状态还是自己的教练最了解,丹尼斯不可能那么了解。关键是我们教练从丹尼斯身上学到了什么,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要把这些经验和自己的体会结合起来,再去提高和分析。单从训练本身上来看,训练计划等等没有太大区别。
问:咱们运动员水平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成长是不是也在同步跟进?
答:教练员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搞二线集训,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培养教练员。运动员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好的教练员对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二线集训就把很多教练员集中在一起强化培训,加强交流,一起互相促进提高,当然还有他们个人的努力。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加强对年轻教练员的培养。
问:现在我们的游泳成绩有了高度,如何变得更加有厚度?
答:这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精细,加强青少年的选拔、教练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