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中国体育之伤:苦练不等于必得好成绩
长久以来,“三从一大”是中国运动队的“金科玉律”。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时至今日仍是中国竞技体育取得出色战绩的一大“法宝”。
然而,部分队伍和教练在理解、执行“三从一大”这一原则时出现偏差,过早地在低年龄选手中开展专业训练,片面追求大运动量、高强度,违背运动生理的基本规律。结果,不仅未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反而酿成运动员伤病不断。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种缺少科学性的训练模式,无异于“杀鸡取卵”。在苦练与好成绩之间,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等号。
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普遍
“问题还是出在训练环节。年轻队员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力量还没发展好,就开始练攻防,就直接进入专业队,这对运动员发展很不利。”刚刚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俞觉敏认为,运动员伤病过多,过早开始专业训练是主要原因。执教过多支中外球队的郎平也表示:“很多队员还很年轻,居然就练成一身伤病。肌肉还没长好就练技术,对身体起不到很好的保护。”
中国体育提倡“从娃娃抓起”,但很多基层队伍并未正确理解这句“口号”的意义。从娃娃抓起,应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打好体能、力量方面的基底,同时致力于项目普及。而非将刚刚开始练体育的孩子“绑”上功利簿,逼着他们练习超出年龄和身体承受能力的专业技术。
普遍出现这种超前训练的现象,无外乎层层叠叠的成绩指标和考核标准。在中国体育体系里,从基层队伍开始,教练头顶输送指标,队员肩负夺牌争冠的重压,功利色彩无处不在。为了让自己的队员在同年龄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少急功近利的基层教练跳过适合本年龄段的基础练习,以一种强压式的训练方式拔苗助长。这看似是一条捷径,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很多中国球员,在业余队里看着很出挑,其实只是学了一招半式,该打的底子没打好。到了一线队,身上伤病不少,但教练还得从最基本的开始教。”执掌过上海女篮并多年从事青少年培养工作的丛学娣,曾在上海市篮球青少年训练营期间与外教共事,她感慨:“外国教练会根据年龄段特征的不同,对训练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培养出好苗子。”
盲目上量 科学训练缺失
拔苗助长为伤病埋下祸根,盲目追求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也进一步增加了运动员的受伤机率和伤病程度。
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单一部位的重复动作,极易造成局部过度疲劳,并最终引发伤病,这是一种积劳成疾的必然过程。“像刘翔这样的跨栏选手,每天必须重复无数次蹬腿动作,跟腱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至8倍。”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曾举例说道,“姚明等篮球选手也一样,每天重复起跳、下落的投篮动作,加上他本身的庞大体重,脚部骨骼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既然无从避免,如何将伤病的“杀伤力”降至最低成为关键。“很多时候,运动员的训练并非练得越多越好。训练需要因人而异,也需要科学数据指导。”陈世益表示,“现在科学发达,训练理念不断更新。如果盲目上量,又得不到有效恢复,很可能给运动员身体带来伤害。尊重客观条件进行科学训练,利用高科技便利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率,才是减少运动损伤的主要方法。”
在中国很多运动队中,“狠练”往往成为认真刻苦的示范标准,实际训练效果却并不理想。“现在我每天练一两个小时,也比有些人练8个小时有效果。因为我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就集中精力练好什么。”不久前为中国现代五项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的曹忠荣就认为,中国选手不是练得太少,而是练得太多。如果能找准运动规律,对症下药,提高效率,训练大可不必盲目耗时间。
此外,合理借助高科技力量,也可进一步降低伤病风险。“专业队大运动量训练容易出现伤病,但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改善。”上海男排队长于国华正是科学训练的受益者,“以前,我只有70公斤,却经常要进行140公斤的蹬腿训练,这样对腰椎伤害很大。后来在上海体科所的帮助下,将蹬腿训练器械的底板变成了斜面,减少了对腰椎的压力。”
随着中国体育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在贯彻“三从一大”的过程中,应更加突出科学训练、合理训练和有效训练,根据不同项目和运动员的特点,完整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训练原则。
谷苗 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