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看球问"王后军在不在" 周恩来曾亲自接见
“当年的7号还在不在啊?”30多年前,邓小平回到阔别已久的绿茵场看比赛,便向身边人这样问起王后军。昨晚,王后军那颗为足球跳动了大半个世纪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昔日中国男足队长7号走了。静静地,留下了长长的思念。
小平同志的关心
18岁进入上海队,32岁退役,王后军的足球生涯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个年代,他有幸接触到了老一辈革命家。
本报记者在两个月前和王后军的一次促膝长谈,两个多小时,历历在目。“小平同志爱看足球,以前国家队比赛,他几乎场场到,赛后还会到台下和我们握手。”广中路上的一幢高层里,王后军坐在沙发上,十分安详。
“当时,北京工人体育场里挤满了人,大家热情地喊着小平同志的名字。”许久没有来到球场,邓小平安静地盯着赛场,只是当时的王后军已经不如年轻时那般活跃。“当年的7号还在不在啊?”这是邓小平对王后军的关心。
王后军家的客厅里,有一面墙专门挂着照片。最显眼的一张老照片是他和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里的合影。“一次,我们和刚果人民军足球队打国际比赛,总理赛前接见我们。”王后军那时已经是国家队队长。
“比赛中,如果对方受伤了怎么办?”周总理问。
“没关系,我们允许换人比赛。”王后军答。
“如果受伤多,规则不允许换人怎么办?”周总理追问。
“我们把自己的队员派上去支援他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计较胜负。”王后军回答时,有些紧张。
“那也是一种办法。人家只剩10个人,我们也可以下来一个嘛。公平比赛。”周总理半开玩笑,把王后军逗乐了,气氛越来越轻松。
“飞将军”名气很响
王后军走上足球的道路,很大程度是因为父亲喜欢足球。小时候生活并不富裕,但到了节庆,他和爸爸会凌晨3点钟起床,到足球场排队买门票,就是为了选个好位置。
和老一代球员一样,王后军也是从弄堂足球起步。幸运的是,他从虹口区少年队一路踢进上海队,国家队。
“3年自然灾害,我们也没饿着。吃得饱,穿得暖。”王后军知足,他回忆,当年老百姓定量供应肉食,每人一个月半斤肉,他们一个月18斤。
也正是那个年代,中国足球走上了一段繁荣的年代。王后军、徐根宝、戚务生、年维泗、方纫秋……个个是中国足坛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上海,在1965年前后,光是甲级队有5支,“上海一队,工人队,青年队、青年二队、青年三队。”王后军记得特别清楚,自己是18岁时进了上海一队,随后就在全国各地南征北战。
“奇怪的是,我的影响好像在广东更大一点。”南粤足球文化有传统,上海队南下和广东队比赛,球场永远是人山人海,球迷们热血沸腾。然而,山呼海啸的加油声,都是给他这个“外来户”。“可能是广东人喜欢我这种个子不高,速度很快的球员。”
也正是在南粤大地,“飞将军”的名字开始叫响。“一到比赛,场地上就有人喊我‘飞将军’,报纸上也登‘飞将军’。”比赛后回到上海,王后军每天都能收到球迷来信,最多时一天几十封,其中不少来自广东球迷。
微笑常挂在脸上
从1981年做上海队的执行主教练,到1993年交出帅印,王后军是上海足球队一线队执教时间最长的教练之一。
不偏不倚,是他的风格。“品德好,训练麻利,能打硬仗”是王后军选人上场的标准。“执教这么多年,也有球员私下里跑到我宿舍说情,要上场,要奖金。”王后军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一碗水端平。后来,他到上海女足当过一段时间顾问,也把这股风气带进了球队。
抛开足球,在妻子眼里,王后军是个真诚善良的人。前些年,家里从武汉请来一个保姆。许多年来,保姆成了他们的家人,还在上海结了婚。后来她出嫁时的嫁妆也是王后军一家准备的。
风风雨雨,再苦再难,微笑始终挂在王后军的脸上。生病后,记者第二次见到王后军时,他已经不能站立。坐在轮椅上,每周到医院透析3次。因为不能喝水,嘴唇很干燥,他依然微笑着。在医院,小护士对王后军的印象都很好。“有时针打疼了,他也总是笑嘻嘻的。”
临走前的一周,王后军住进了医院,抢救后病情稍有好转,但说话依然不利落。弟子们来探望,他谈的只有足球。王后军讲起足球滔滔不绝。说着说着,口齿也清晰起来。后来家人和弟子们开玩笑,说让他们常来医院和王后军聊足球,这样可以治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