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排运动员月收入难过万 退役后出路难受保障

2012年11月28日 16:02 来源:都市快报 参与互动(0)

  “浙江男排真的要在我们手里搞砸了?”三天前,浙江男排主场0∶3完败河南男排。赛后,作为队内核心也是唯一的国手边洪敏在微博里发问,引发了强烈关注。

  新赛季中国男排联赛开打不到一个月,昔日老牌强队浙江男排1胜4负、排名小组第5,很可能掉出联赛前8,甚至有降级的风险,这样的困境对曾经的联赛冠军来说有些猝不及防。

  看来,边洪敏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那么,是什么让球队战绩如此不佳?是什么让球队核心失望不已?浙江男排究竟怎么了?

  -男排的困局

  边洪敏吃了止痛片

  顶着两条废腿打球

  上周日在与河南队的比赛中,因伤歇了一场的边洪敏回来了,但他的威力大打折扣。曾经的拦网高度和飞起扣球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瘸一拐的行走和挣扎着的起跳。

  “左腿伤了伤右腿,两条废腿啊。”23岁的边洪敏恨自己的腿不争气,“现在右腿的肌肉撕裂比较严重,至少要休养两周,现在没有合适的替补,我哪有时间休养呢?”实在没办法,边洪敏只能吃了止痛片,硬着头皮顶上。

  为什么边洪敏能坚持下来呢?“球队需要我,我作为老队员必须留下。而且,我怕我要是退了,大家也都跟着退了……”

  让边洪敏着急的还有球队大面积的伤病。主攻王隆瑞、金志鸿以及接应吴浩的腰伤等,接二连三地出现。“训练中连打个对抗的人都凑不齐。”有队员感叹,一支球队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伤在身,这样的情况也算罕见了。

  难怪边洪敏在微博里大声疾呼:“那些曾经身为浙江男排的队员,你们的走,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虽然你们有的过得不错,有的过得也不行,但我希望你们有能力的都回来帮这个你们的家。”

  伤的伤走的走

  男排现在无人可用

  “最近队里走了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我希望他们回来帮助球队渡过难关。”边洪敏这样解释。其实翻看最近两年的联赛秩序册不难发现,浙江队至少走了丁慧、祝贵龙、颜锟等多名主要队员。

  人员出走当然有各种原因,有的是身体支撑不下去了,有的则是觉得打排球没有前途。比如祝贵龙,几年前,身高1米97的他还是球队的重点培养对象,但因为严重的脊椎伤病,23岁的他休养了两年。“胸椎、腰椎、颈椎,全都歪了……两年没练了,现在还天天疼。”至于前国手丁慧,他几乎以一种“义无反顾”的态度,离开了球队,谋求更好的出路。

  “我们现在无人可用。”这样的话,记者已经在包括球员、教练、领导口中听过无数遍。究其原因,大家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都说到了一条:后备人才薄弱,没人愿意来打排球。

  月收入普通球员四五千

  国手近万元

  除了伤病,排球队为什么会留不住人?为什么没人愿意练排球呢?排球是否真的毫无“钱”途?

  据记者了解,浙江男排的收入基本上分为两块:训练费和赞助商的奖金,一般球员每个月收入四五千元;至于那些刚刚上调一队、出场机会少的年轻队员,收入就更少了;国手相对好些,因为有国家队的训练补助,收入加起来近万元。“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成绩不好,待遇也上不去。男排现在没人关注,能拿到这点钱已经不错了。”

  其实浙江男排球员待遇,在国内各支球队中属于上游水平,但他们还要面对很多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买房。“杭州的房价这么贵,光凭我们的工资,很多人打到退役都买不起房子,特别是对那些家不在杭州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员告诉记者,“我们吃的是青春饭,总不能等到把青春都奉献完了,人财两空吧?”

  入队七八年的运动员

  一次性拿到十多万退役金

  对于球员的出路问题,也让球员的注册单位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颇费思量。

  学院大球系主任王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个球员的出路问题,我们都会考虑。”据王志刚介绍,学院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安置有着固定的政策,运动成绩突出的优秀运动员会留队,而其余的运动员则会按照入队年限一次性发放一笔退役金,自谋出路。例如,入队七八年的队员会有十多万的津贴。

  包括祝贵龙这样的昔日球队主力,学院也有特殊照顾。虽然祝贵龙现在不能上场打球了,但仍享有现役运动员的生活、医疗补贴。“虽然我在球队不断向前的道路上夭折,但我也不后悔,学院也没抛弃我。”祝贵龙说。

  其实,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分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男排的留队名额,也就是俗称的分配名额到底有多少呢?王志刚举了个例子:“上一批(上个全运会周期内)12名球员,有3人留队成为教练或者工作人员。”从25%的分配比例来看,名额有限。

  除了经济上,还有学历上。和边洪敏同年龄段的球员,基本上都是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员吃青春饭,学点知识对他们未来走上社会也有益处。”王志刚说。

  -男排的出路

  怎样让人才不断档?俞觉敏提议让外省的苗子成为“新浙江人”

  要想球员没有后顾之忧并非一朝之功,但至少管理者们正在做着努力。那么,球队的未来在哪里呢?

  王贺兵是九年前浙江队夺得联赛冠军的主力,现在他成为这支球队的主教练。“10年前,我们的比赛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王贺兵感慨,当时很多朋友甚至托他要票才能看到球,而如今的排球市场的落寞同样让他心寒。

  市场化程度低、联赛不职业,浙江男排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寻求生机,并不容易。王志刚提到了三个关键点:“首先如何输送人才,其次是如何留住人才,当然还要保持教练班子的稳定性和指教思路的连续性。毕竟浙江男排的教练变动很大,俞导(俞觉敏)、王导(王贺兵)都曾为国效力,这也让球队的全局把握出现了偏差。”

  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其实,在浙江,业余体校体系不够完备,在人才资源上可供男排选择的范围有限。“应该向体育大省学习,把我们的退役运动员送到基层体校去,这样既可以解决退役球员的安置问题,还可以培养储备人才。”王志刚说。

  对于这一点,浙江男排总教练俞觉敏也有自己的想法——借他山之石。“可以从外省选才到省内培养,让好的排球苗子成为‘新浙江人’。毕竟我们的教练水平和培训体系在国内还算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男排的梯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去年,95年龄段的浙江男排二队获得了一个全国比赛的冠军,明年全运会的青年组比赛他们将肩负着夺牌的重任。

  那么,浙江男排未来复兴的重任,他们能否肩负得起来呢?  见习记者 唐浩杰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