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别把全运不当菜
再有8天,8月31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将在辽宁正式开幕,想一想四年之前,整个山东都沉浸在举办十一运那热烈而又欢快的气氛之中,让人不由感慨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十二运即将揭幕,在社会上甚至在个别媒体内部,还有不小的质疑之声。比如,有人就说“全运会?那有什么好看的,亚运会都没有多少收视率,何况全运会”。
在北京奥运会登上金牌榜的高峰之后,中国人的金牌意识正逐渐淡化,体育面临着怎样更能赢得人心的新使命,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之时,体育的转型同样迫切,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就此做出“除奥运会之外,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就没人看了”的判断,那就过于偏颇了。在这里,我们姑且不探讨亚运会的电视收视率、报纸阅读率等细节问题,单就上述声音里表述出来的“全运会不如亚运会”这一细节,便基本可以判断这句话不是出自“内行”之口。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国情,奥运会,主要是夏季奥运会,在我国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比赛都难以比拟的;而从重视程度而言,除了奥运会,上至国家体育总局,下至各省市体育局,接下来最为看重的便是全运会,而不是其他的单项运动世界锦标赛,更不是亚运会,这是由历史的原因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共同决定的;奥运会上,中国主要展现自己整体的进步和荣光,但由于参赛人员受限,往往会在国内选拔赛中“忍痛割爱”;全运会则是各省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部分竞技项目,尤其是中国奥运强项上的竞争,要比国际赛事,甚至比奥运会还要激烈,乒乓球就是如此。
乒乓球,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国球”,群众基础极为广泛,竞技水平自然是水涨船高,数十年来,优秀“国手”层出不穷,在国际上,早就形成了“世界打中国”的局面。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在过去十余年间,国际乒联出台的每一项新规定,其主要针对对象都是中国,都是为了削弱中国的优势。
在对比全运会与国际赛事的异同时,山东乒乓名将、同为“大满贯”得主的张继科、李晓霞,不约而同地强调“全运会比国际比赛难打”。张继科说“国内的年轻球员大都具备相当的功底,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较少,在全运会上都是带着一股劲头打,很难对付”,李晓霞也说“参加国际比赛,只需要认真准备对付少数几个竞争对手,头一两轮过关比较容易;但在全运会上,时刻都不能放松,在中国拿全运会冠军,要比拿世界大赛冠军还要难”。
由此看来,大家对于全运会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事实上,全运会可能比想象中还要重要,还要精彩。
(李志刚)
专题: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