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男足全运会后面临解散 多数球员告别足球
下午两点,载着新疆U20男足的大巴准时驶进了鞍山奥体中心。组委会安排的训练场与承办全运乒乓球赛的体育馆挨着,五十米不到的距离隔着冷热悬殊的两个世界。张继科、丁宁这些年轻的明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同样热爱体育的新疆足球选手,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若非参加全运会,绝大多数人或许已经彻底告别了足球。
昨天小组赛战平浙江队,新疆队领队杨全斌很知足,但他的内心又充满了焦虑:“全运会结束后,这批球员怎么办?”此前U18男足解散时,除了三名球员考上新疆大学继续深造外,其他人只能另谋生路,有的人回基地拿上书包就走,从此告别足球梦。
杨全斌经历的并不都是扼腕的结局。他曾经带过的两个球队,一支去了税务机关,一支被广电系统收编,因为那两家单位的领导喜欢足球。“工作倒是解决了,可练了这么多年,结果跑去收税、扛摄像机了。”杨全斌最推崇的人生选项是从事职业足球,就像巴力、买买提艾力那样,但在新疆足球圈,这是小概率事件。
相比失意的小师弟们,U20男足的命运可能略好些。包括恒大在内的几家中超球会希望从新疆队中引进球员。“仅仅是意向,大概六七人,目前还没定论。”据杨全斌透露,当年巴力被买走时,新疆足协没有拿到一分钱,“就算义务给他人做嫁衣,我们也愿意。”
作为亲历者,杨全斌深知新疆足球重振旗鼓之不易。1995年新疆专业队解散,混沌与断层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03年宋庆龄足校成立。“当时报名可火了,堪称百里挑一,毕竟群众基础广泛。”杨全斌介绍说,足校拥有稳定的U13、U15与U17三级梯队,这支U20男足经过乙级联赛的锤炼,如今也面临毕业。
除了鼓励上大学、向职业球队推荐人才外,新疆足协也在想办法给退役球员创造就业条件。“我们希望与教育部门建立合作,通过培训帮助他们取得教师证,然后进入中小学当体育老师,参与青少年足球的基础建设。”新疆足管中心副主任朱政辉很佩服这批球员,尽管他们没有编制,训练津贴也少得可怜,“无论全运预赛还是复赛,新疆队的纪律与作风赢得了球迷的好感,也改变了踢球野蛮的外界印象。”
U20男足历史性地晋级全运决赛,入选国字号的新疆球员也渐渐多了起来。各条战线表现越好,朱政辉越是感到责任重大。“小时候踢球是为了兴趣,但现在必须考虑生存问题。”他不反对出去打拼,但是提到了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种种差异,“要是留在家乡踢球就好了,也能让喜爱足球的孩子近距离接触职业的榜样。”新疆足球基础比篮球好得多,一场乙级联赛的上座率就有四万多人,令不少中超球队望尘莫及。建立自己的足球职业俱乐部,是新疆足球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有了龙头球队,人才就不会白白流失,更不会过早地结束足球生涯。”朱政辉说。但梦想距离实现,还有一段距离。
对于新疆男足,全运会是起点却也是终点。只有职业化,才能延续梦想。
( 黄春宇)
(本报鞍山9月2日专电)
专题: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