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国申奥很有竞争力
自萨马兰奇以来,本报都曾经第一时间专访过国际奥委会的当任主席。为此记者也把采访到巴赫作为采访索契冬奥会的第一号任务。经过几番周折以及与安保人员的“斗智斗勇”,本报记者终于争取到了独家采访巴赫主席的机会。采访结束后,巴赫主席欣然与本报记者合影留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 特派记者 陈伟胜
本报索契2月9日电
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庞,金丝边眼镜的背后,双目炯炯有神。怎么也想不到,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以前居然是英姿飒爽的击剑奥运冠军;更加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与19世纪德国音乐大师同名的“德国剑客”,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届奥运会期间,表现出了与其前任、比利时外科医生罗格的严谨截然不同的亲和开放,幽默风趣。
亲和力赢得主席宝座
现年60岁的巴赫,曾获多届击剑世锦赛冠军。他的运动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扛鼎之作,是为德国队夺得了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男子花剑团体冠军。鉴于这届奥运会是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出现以色列运动员惨遭屠杀的黑暗事件之后的一届奥运会,因此巴赫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当时安保高度紧张,我们去赛场的大巴车上,前后都是荷枪实弹的警察。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不过,有了这些经历,我十分羡慕现在的运动员,他们在索契的环境太好了。安保措施十分适当,既能保护运动员,又不影响运动员参赛,所以我不认同索契冬奥会的参赛危险性要比以前任何一届都大的说法。”
1981年,巴赫作为知名运动员,当选为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从此开始了他在国际奥委会的新历程。经过15年的默默耕耘,1996年,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跻身国际奥委会的高层,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任期届满后,巴赫于2006年都灵冬奥会期间再度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成为罗格的左膀右臂。
记者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就采访过巴赫。当时在国际奥委会圈内就有权威人士看好这位深藏不露的“剑侠”,为此本报也多次撰文,分析巴赫接班罗格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的雌伏后,巴赫终于在罗格宣布卸任后,于去年5月9日宣布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当时巴赫面对的对手分别是新加坡的黄思绵、中华台北的吴经国、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多达6位候选人角逐主席职位,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竞选奥委会主席人数最多的一次。
去年9月10日,巴赫凭借公认的亲和力优势力压群雄,在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大热当选第9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奥运冠军。
高度评价中国体育
9日下午,记者获悉韩国平昌将举行2018年冬奥会4年倒计时的庆祝活动,巴赫将受邀出席,便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位于索契奥林匹克公园的平昌馆。巴赫当天兴致颇高,当看到韩国美女组表演“江南STYLE”的骑马舞时,他也手舞足蹈跳了起来,引起全场轰动。庆祝仪式结束后,巴赫在紧密的安保之中离开了平昌馆,在馆门口还特意与两名可爱的俄罗斯小朋友问好。老记们在如临大敌的安保重重阻挡下,也逐渐散去。
从平昌馆到停车场还有一段距离,记者一路尾随,终于在巴赫即将上车前有了机会对巴赫进行采访。当记者表明身份并告知曾经采访过他时,巴赫马上主动上前与记者握手:“我说看你怎么面熟呢!采访辛苦了!”记者随即对他进行了一次独特的专访。
巴赫首先向记者表示,中国是世界大国,也是体育大国,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对体育十分重视,所以他相信中国体育会在国际体坛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就。当记者表示在严密的安保下能够突破重围采访到巴赫主席相当幸运时,巴赫十分随和地向记者讲述了他当年面对严密安保的回忆,肯定了索契安保方面的努力。
前一天有声称采访过国际奥委会官员的外国记者表示,连国际奥委会内部都不看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前景。对此,巴赫大手一挥:“中国曾经成功举办了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我认为中国申奥很有竞争力。”巴赫指出,国际奥委会最为赞赏的是中国希望通过申办冬奥会来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另外,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作用,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体育设施的规划,这表明中国对体育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
最后,巴赫向记者表示他今年会去南京出席第2届青奥会,他也预祝中国运动员在索契获得好成绩。
专题:索契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