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最火的基础大项 中国队只有两名选手参加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时报讯作为冬季项目中的基础大项,高山滑雪的赛道成了索契冬奥会开赛以来,最受热捧的地方。能容纳近400人的工作间往往需要提早一个小时抢座,记者才不至于坐地板。
但与高山滑雪在冬奥会上大热相比,这个项目在中国代表团却是冷之又冷的冷门项目。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只有张宇欣和夏丽娜分别参加男子和女子项目。在昨天的女子大回转比赛中,夏丽娜最终名列第66位,是所有完赛选手的倒数第二位。夏丽娜坦言,大环境是中国队在冬奥会上充当过客的重要原因。
普及程度和欧美强国差距大
仅有的两名选手还是持外卡参赛
如果说田径和游泳撑起了夏奥会的半边天,那么对于冬奥会来说,高山滑雪的地位也大抵如此。在本届冬奥会的所有15个大项98枚金牌中,高山滑雪就占了10枚金牌。
因伤缺席索契冬奥会的冬奥第一美女琳赛·沃恩就是美国著名的高山滑雪运动员,涉猎了高山滑雪项目所有五个分项:速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和高山全能。沃恩能够在冬季运动享有如此盛名,除了她兼具实力与美貌外,也和她从事的高山滑雪极具影响力不无关系。
高山滑雪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首个雪上项目,但也不过30年的历史。加上这个项目对场地和雪质的要求较高,又是欧美长年垄断的大项,在短期内很难达到世界高水平,因此高山滑雪在中国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水平也一直在三流徘徊。
目前,国家队的选拔仍然只能在有限的几个省市中挑选,这从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选手近7成来自黑龙江省就能看得出来。
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夏丽娜的成绩是59名,尽管她当时早已是全国冬运会的冠军了,但放之世界舞台,差距仍然巨大。事实上,中国队参加索契冬奥会的两个名额都是由国际奥委会分配而来的。
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纷纷在过往几届取得突破后,高山滑雪这一基础大项如何破冰,将成为体育总局冬季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必须正视的问题。
训练手段落后世界强国10年
出国机会寥寥提高基本靠看录像
高山滑雪领队王禹近年来经常带领队员去很多的滑雪强国进行训练,他总结,中国选手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身体素质,而是项目的普及程度不够。“日韩的孩子从3岁起就开始接触滑雪,中国的孩子则要在13岁左右,因此实力就要相差大约10年。而日韩的滑雪水平与世界滑雪强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家相比又相差甚远,所以说中国队员在滑雪项目上要落后于世界强国10年以上。”王禹说。
除了普及程度上的不足,在训练技巧和训练水平上,中国同样和世界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夏丽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我们平时在国内训练,向国外高手学习基本上就是看看录像,没有特别好的高手带一带。在国外滑得比较少,一年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会出国比赛,主要是参加世界杯的较量,其他时间都在国内训练。”技术上的差距最终还是归咎于训练水平的上不去。
在夏丽娜看来,中国高山滑雪遇冷并不是偶然,而是大环境所致。同样也是中国队在冬奥会上只是过客的重要原因。“虽然是基础大项,但是从体质上来说,我们与欧美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还是大环境的差距,比如训练环境、场地等。国内与这里难度差不多的雪道也有,但是雪质不一样,所以到这里滑起来就很不适应。”对于26岁的夏丽娜来说,她的滑雪生涯已经进入了尾段,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高山滑雪事业来说,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专题:索契冬奥会
>体育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