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中技巧队一摔惊人 心态经验定位都有不足
更改的赛制对中国选手有利;4人参加的决赛,中国在男女项目上均有两人参加;在难度上我们不逊色于对手,甚至回眸整个赛季,中国选手完成超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还要更高。但结果却是,在索契冬奥会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中国参加决赛的两位女选手徐梦桃、李妮娜,两位男选手贾宗洋、齐广璞都摔了,最终收获了一枚银牌(女)和一枚铜牌(男)。而这种情况并不是索契的“独家”,作为中国冬奥会雪上项目的唯一“奖牌点”,甚至是“金牌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已经存在了许久,特别是在女子项目上,几乎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中国队在几届冬奥会上虽然都是银牌和铜牌,但为什么你就是银牌和铜牌?肯定有理由。”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主教练纪冬表示,通过这些年中国队也认清了一个现实,他说,“因为你就处在这个位置上,你还没有那么多底蕴,没有能力去拿金牌。”那么,一个问题随即产生了:我们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国雪上项目的最强音,究竟底蕴不够在哪里?
心态之失
在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后,现场观看了比赛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队员到最后还是有些压力,没有放开。最后一跳还是显得不够坚决,一旦犹豫,在做动作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失误。”然而结束比赛的队员们却并不这么认为。齐广璞表示,“准备好自己这一跳,想自己的技术动作,把这一跳做好就可以了。”他表示,因为白俄罗斯选手之后就是自己,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去想,也不会因此造成压力,他甚至认为白俄罗斯选手在自己之前跳,对自己是一个优势,因为可以根据对手的滑行起跳速度,对自己的动作进行修正,有个参考。他说:“我没觉得有什么压力,放开了,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无独有偶,贾宗洋也认为自己是放开了去比赛的。“我们就是尽量去比,能什么样就什么样,每一跳都是拼着去比的,而不是奔着保去比的。”他说,“对手发挥好,我们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保守地去完成动作,可能更容易失误。如果我们今天的两跳都站住了,那么我们可能会超过他(白俄罗斯选手),因为我们的动作质量更高。”
敢于亮剑,勇于去挑战强手,如果中国队的队员们在最后一跳之前,心中真的能够如此心无旁骛地投入比赛,那么真有可能站住,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但他们能吗?“当时就是想去拼金牌,第二或第三对于中国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贾宗洋赛后说,“中国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摘得金牌!”虽然这句道出中国队上下真实想法的话没错,但也反映出“金牌”在中国队员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怀揣着这样的目的去投入最后的比赛,怎么可能一点儿不受影响?看看最后夺得银牌的澳大利亚选手,在顺利完成动作后等待得分时那种兴奋激动、乐开了花的样子,你就会明白,在他们的心中,金牌固然更好,但第二或第三同样很好,他们的这种心态,才是在享受完全发挥出自己水平的快感,结果只是结果,并不是行动的目的。
经验之失
再者,在索契冬奥会周期里,国际雪联更改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比赛规则,决赛名次不再由选手的两跳成绩相加决定,而是分成三跳完成,每一跳淘汰4人。“其实这么比赛对中国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国队更稳一些。”最终获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铜牌的贾宗洋,在评价这种一锤定音的赛制时说,“这种赛制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名将李妮娜也非常认可这种说法,她甚至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才下决心复出参加索契冬奥会的比赛。
但比赛所显示出的却并不是这样。在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决赛中,虽然白俄罗斯选手安东此前从未成功完成过难度5.0的动作,但决赛中却完成得非常干净漂亮。而齐广璞那个5.0的动作,虽然自称成功率不高,但来到索契后,在训练中还成功完成过,而贾宗洋那个4.9的动作,虽然在过去一个赛季中只跳了七八次,但成功过3次,按理说,他们应该比安东更有把握,可决赛中他们却都摔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女子比赛中,与冠军选手动作难度不相上下的徐梦桃、李妮娜,虽然各自动作的成功率也不高,但最后夺得冠军的白俄罗斯选手阿拉·楚佩尔更低,纪冬说:“阿拉在世界杯分站赛中,从来没有成功完成过这个动作。”那这就奇怪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对此齐广璞说:“他(安东)毕竟年纪比我大很多,经验比较丰富。”“我们年轻,需要磨练。”纪冬也这么认为,他说:“白俄罗斯的这4个,分别是1977年、1979年、1983年和1984年出生的,我们的是1991年和1992年出生的,这有个过程,他们都(练了)二十来年了,有一些难度动作,需要时间的积淀。”有趣的是,最后夺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银牌的徐梦桃,在谈到自己的未来时,也曾以冠军阿拉·楚佩尔的年龄打趣,因为对手是1979年出生的,今年已经34周岁了,徐梦桃说:“如果像她一样,我可以比到2026年。”但事实上,我们选手运动生命却特别短暂,曾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取得金牌零突破的韩晓鹏,在那届比赛之后就功成身退,30周岁的李妮娜已经经历过一次退役,而决赛首轮被淘汰的男选手吴超,虽然只有26岁,但已经不敢再想下一届奥运会。为什么安东、阿拉这些老将都可以跳到三十多岁,而在这个需要经验和时间磨练的项目上,我们的优秀选手,为什么却不能常青?
定位之失
早在中国冲击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失利后,纪冬就曾经抓起索契玫瑰庄园极限公园地上的雪说,“这种雪你一生也看不到,中国是大陆地区,这里是海洋气候,这其实根本不叫雪,这叫冰渣子,但温哥华和索契都是这样的雪,咱们没有在这种雪质上练过。”他说,“这个项目要和所有外部条件相吻合,才能获得提高难度的前提,所以我们目前需要寻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场地,来进行更多的训练。”这话虽然不无道理,但听起来多少有点儿“睡不着觉赖枕头”的嫌疑。这其实反映出了我们自己对自身定位的一种看法,反映出结果与预期产生落差后,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而纪冬在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冲击金牌失利后说的话,就显然比之前更贴近实际了:“中国的雪上项目要想发展,必须要融入到国际滑雪的大家庭中,只有经过常年不断的积累,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才能使你的队伍建设逐步赶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因为一次的事情就觉得自己怎样,现在来看也确实不是那样。”把纪冬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国际滑雪大家庭中”。而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已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摸到了“门儿”的原因,除了常年女子项目的优秀表现,还有纪冬所说的“一次的事情”。他指的是2006年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取得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金牌,“有我们发挥得好的因素,也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但纪冬认为,那并不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真实实力和反映,只是我们自己的错觉。
( 李远飞)
专题:索契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