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球专家:欢迎来到“国家球会”队!
□ 陈冰 《足球》报国际足球专家
德国VS法国,过去200年欧洲历史的主旋律之一,也是欧洲足球的经典对手戏,放在当下多少有些帝国斜阳的味道。尤其是今天的法国队国脚有2/3来自民主刚果、马里、安哥拉、塞内加尔、几内亚、佛得角、西班牙、波兰、阿尔及利亚、马提尼克岛甚至越南时,国家对抗的意识形态更加淡漠。法国球迷不会忘记,聆听《马赛曲》时本泽马紧闭的双唇,以及之后因此引发的广泛争议。尤其是经历了4年前的罢训丑闻,法国球员对国家队的情感几乎是有史以来最淡漠——里贝里的缺席加剧了这种冷落。收视率的大幅破纪录背后,是法国越来越多的移民从他们熟悉的本族偶像身上得到自豪感。当然这些偶像们自己也想通过世界杯的出色表现,提高经纪人与俱乐部谈判的价码。
德国人也似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巴西的德国队是历史上最不德国的德国队:加纳、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巴尼亚、荷兰和波兰人,组成了24年来被认为最可能赢得奖杯的日耳曼军团。德国已经有18年没有拿到国际性大赛的冠军,更有24年没有捧起大力神杯了。对于这个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参加世界杯的比赛数都要多的国家来说,它的耐心已经耗尽了。为此,德国人不惜改弦更张,吸纳更多的移民,增加自己的实力。当然,由此带来的国家认同感,让德国人和法国人一样头痛。全球化的时代,法国和德国队的比赛更像是两支俱乐部之间的较量——争夺的是奖金和奖杯。
正因如此,法国和德国的球迷对过去的留恋,也就显得更富有古典主义的念旧情怀。正如法国人留恋200年前拿破仑征服普鲁士的辉煌历史,法国球迷也总是沉浸在1958年世界杯季军战,上演扑克戏法的方丹带给法国人的6比3。或者2003年,齐达内、亨利和特雷泽盖为高卢军团带来的3比0。值得一提的是,那场比赛促成了德国人的深切反思,也造就了今天受惠良多的青训体系。法国人却并没有从胜利中找到维系巅峰状态的密匙,10年来,法国足球的轨迹是一路下跌。虽然一度在热身赛中保持了5场对德国人的不败战绩,但整体上的落后已是注定的。
自古德法无名局,最值得球迷回味的是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双方90分钟战平,真正的高潮来自加时赛,高卢军团突然连入两球,看似将赢得自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战役横扫4万普鲁士军后,法国人对德国人最辉煌的胜利。然而,鲁梅尼格和费舍尔创造了奇迹,尤其是费舍尔以不可思议的倒钩将法国队拖进点球大战。法国人在点球大战中仍旧占据上风,施蒂利克的点球被埃托里扑出,但舒马赫以牙还牙,最终赫鲁贝施终结了法国人的希望,就像200年前在莱比锡击溃拿破仑一样。
迷信常常令人充满自信,法国队世界杯历史上只要进入淘汰赛,必进四强的过去,让球员们的身体里充满了肾上腺素。相反,勒夫的球队一直在与愈演愈烈的、关于德国人的传统不再、这一代球员缺乏求胜的意志力和心态的言论作斗争。德国人在最近几届大赛中无限接近冠军但次次无功而返的事实增加了他们的挫败感,人们已经在重新定义眼前的这“黄金一代”,因为他们似乎永远无法把自己的潜力展现出来。
在这个全球化和社交网络泛滥的时代,法国队和德国队正在变成事实上的“国家球会”队。从俱乐部来到巴西的球员们享受国家队的津贴,国际足联的奖金,以及奖杯,穿着印有徽章的球衣比赛,除了要唱国歌(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也都不唱),几乎与俱乐部一模一样。球迷们权且享受比赛本身吧,因为这很可能是两个移民大国的国家队,在没有被移民全部淹没前,最后的经典名局。
专题:2014巴西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