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葆洁:世界杯越踢越文明 满足球迷消费口味
足球国际级主裁判、多届中超“金哨”得主 孙葆洁
转眼间巴西世界杯进入尾声,64场比赛还剩最后两场。在为这届世界杯裁判工作做一个总结之前,我们先看一组来自国际足联的官方数据。
截至半决赛,裁判员共出示了172张黄牌和10张红牌。以最具说服力的黄牌数据来看,裁判员场均出牌2.77张,与前两届世界杯的出牌数量相比,有了大幅下降,2010年南非世界杯场均3.8张,2006年德国世界杯则多达4.8张。
32支参赛队中,犯规次数最多的是东道主巴西队,共107次,共得到11张黄牌,后防中坚席尔瓦更是因为两张黄牌停赛,无缘半决赛。
本届比赛黄牌数量比以往少了很多,有些媒体认为这是国际足联对裁判员的暗中指使,让他们少出牌,少吹停比赛,以保证比赛的流畅性。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球员、球队踢得比以往更智慧、更文明。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比赛的对阵双方不管实力强弱,球员和教练都在不断适应和领悟规则的要求,并遵循足球发展规律进行比赛。他们也逐渐明白,粗野的动作已不能成为克敌的有效方式,只有运用高超的技术、强大的团队协作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主打攻势足球,才是争取胜利的正确道路。这样的认识表现在球场上,就是球员踢球更规范。而球队和球员的这种选择,也让裁判在判罚过程中更加注意鼓励进攻,保护球员安全,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保证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
今年,我在清华大学在线课程网站上开了一门课,叫《足球运动与科学》,其中有一节课专门讲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现在的足球运动发展迎合的是球迷需要。如今,崇尚进攻、安全文明、攻防转换节奏快、有进球的比赛最受球迷喜爱,国际足联自然会顺应作为消费者的球迷的意愿,提供符合他们口味的“产品”。
当然,本届比赛裁判员对禁区附近防守球员的动作要求越来越严格,无论是手上的拉扯还是铲球、踢人,都会受到严格处罚。而从总体来看,判罚的尺度已适度向进攻方倾斜。
栏目主持 王洋
专题:2014巴西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