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告

里约奥运开启“全民直播时代”

2016年08月07日 1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虚拟现实技术走进奥运赛场 观众可360度全景看比赛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里约热内卢8月6日电 (记者 石龙洪)里约奥运实时资讯、图片、视频在互联网上满天飞,然而参与现场动态“直播”的已不仅仅是专业的媒体,还有参赛的运动员和现场的观众、志愿者等等。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前所未有地拉近体育赛事与人们的距离。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真正意义上进入全民直播时代的一届奥运会。

  一场顶级盛宴,如何欣赏、传播、参与?时至今日,若还只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方式呈现、观看,那就落伍、Out了。

当地时间8月6日,卫冕冠军中国男子体操队在里约奥运会资格赛以总成绩270.461分,排名榜首挺进团体决赛。中国队还在个人全能、吊环、双杠项目有选手入围决赛。其中,邓书弟和林超攀分别以89.665分和88.631分位列个人全能的第4和第10。图为林超攀在比赛中。
当地时间8月6日,卫冕冠军中国男子体操队在里约奥运会资格赛以总成绩270.461分,排名榜首挺进团体决赛。图为林超攀在比赛中。

  在当地时间5日晚里约奥运开幕式现场,随处可见运动员们高举自拍杆玩自拍,将照片视频即刻上传社交网站;看台上的观众频频举起手机,摆各种姿势拍个不停;许全媒体记者手擎移动设备,边拍画面边配语音做直播;美国《华盛顿邮报》此番还派出机器人记者撰写稿件,在媒体网站或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

  只要数秒钟,这些直播的图片、视频就能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上,直播则即刻连通赛场内外,全球观众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观看。

  美国代表团旗手、传奇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开幕之际在Facebook上说,“今夜如此令人兴奋!!!”,迅即有近10万网友为之点赞;马来西亚旗手、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同样在Facebook上分享了该国代表团的自拍照及入场视频,并配上文字“羽你同行”,成千上万网民为之加油鼓劲。

  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运动员、媒体记者、观众等也通过各种形式直播分享各类奥运趣闻,掀起了一波奥运热潮。如中国运动员在开幕式上的各种搞怪、花样自拍传播甚广,让网民看到不一样的运动员、不一样的奥运。

北京时间8月7日,在里约奥运会游泳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遗憾摘银,澳大利亚选手霍顿摘得金牌。图为颁奖仪式后孙杨和粉丝互动。<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 >中新网</a>记者 富田 摄
北京时间8月7日,在里约奥运会游泳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遗憾摘银,澳大利亚选手霍顿摘得金牌。图为颁奖仪式后孙杨和粉丝互动。中新网记者 富田 摄

  在奥运传播史上,曾有几次划时代的变革。1924年的巴黎,广播首次进入奥运会,人们第一次用报纸以外的方式了解奥运;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则首次实现了电视实况转播。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直播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下已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奥运传播由此进入了全民直播时代,这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奥运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有鉴于此,包括美联社、法新社、BBC等许多世界知名媒体在此次奥运报道中,均更加重视在社交网站上第一时间发布图文视频,VR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中国许多媒体也纷纷搭建直播平台,采取各种直播方式,力争在此次奥运报道中强占主动权。

当地时间8月6日,在里约举行的奥运会男子射箭团体赛的较量中,中国队2:6不敌澳大利亚队,仅获第四名无缘奖牌。图为中国队邢宇在比赛中。
当地时间8月6日,在里约举行的奥运会男子射箭团体赛的较量中,中国队2:6不敌澳大利亚队,仅获第四名无缘奖牌。图为中国队邢宇在比赛中。

  通过网络直播、分享、互动,不仅增加信息传播的速度、内容的丰富性,还能增进赛场内外的互动,提升奥运参与度,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不一样的奥运。

  苟日新,日日新。现代奥运已走过120年历史,如何让这项盛事不脱离时代,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是一项重大课题。诚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日前所言,要把运动带给年轻人,不能再指望他们能自己靠近我们,而是我们不得不走向他们。

  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古老的”奥运会必须适应形势、及时作出变革。而日臻成熟的技术为奥运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带来新契机。本届里约奥运开启了一次新尝试。

  一个更加开放、年轻、趋于分享的奥林匹克运动,或正悄然获“新生”。(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