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足球梦燃情中超赛场 苏宁“足球1+1”完美收官
中新网8月16日电 15日的中超比赛现场,江苏苏宁队对阵重庆斯威队,为苏宁818发烧购物节点燃爆点。全场3万球迷兴奋呐喊,其中有一群特殊的小观众,身着蓝色球服,上面印着“苏宁•爱德‘足球1+1’”的字样,尤为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中超比赛,苏宁太棒了。”
对于这群小球迷来说,今天是个大日子。由苏宁公益与爱德基金会主办的公益项目2018(第三届)“足球1+1”公益联赛圆满落幕,并在中超赛场举办颁奖典礼。今年首次加入的青海赛区的小球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为到场嘉宾们献上哈达,苏宁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康和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何文亲手为小球员们颁发“金靴子奖”和“金手套奖”。
首次加入青海赛区 藏族少年获冠军
“太兴奋了!真想再来一次!”10岁的藏族少年斗太加作为球童,参与了中超比赛江苏苏宁易购队的入场仪式。今年,当“足球1+1”首次来到青海,兴海县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决赛,并以4:0夺得冠军宝座。而这背后付出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为了“足球1+1”的五人制比赛规则,他们改了以往训练的十一人制,重新编排队形、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地训练。学校条件欠缺,他们只能在铺满石子的操场上训练,常常弄得浑身是伤。教练很心疼,但队员们毫不在乎:“能踢球就心满意足了!”
初次来到南京,斗太加和小伙伴们都很开心,穿着新发的运动鞋、运动服拍照给爸妈看:“我有新鞋了!”然而由于水土不服,好几名小队员都出现了不适。他们咬紧牙关,克服困难,逐渐找到了状态。
斗太加是球队的“队宠”,他年龄最小,敢拼敢闯,深受哥哥们的喜爱,“他有着惊人的爆发力,是我们队未来的希望。”教练这样评价他。在决赛上,斗太加也凭借自己的实力进了一球。
从村小到省队 李冠军的“冠军梦”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金葡萄小学的李冠军今年13岁,却已经是“足球1+1”的“老朋友”了。三年前,他还是安徽省阜阳市三义小学足球队的一员,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参加“足球1+1”项目后,三义小学足球训练的软硬件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李冠军也得到了更专业的指导,球技越发优异。2017年8月,他被安徽省体育学院足球教练选调到合肥市金葡萄小学训练学习,由此开启了走向省队的人生新道路。为了让李冠军能够安心学习,学校还为他妈妈找好工作,这让李冠军一家极为感激。李冠军的爸爸多次表达谢意,“如果没有‘足球1+1’项目,冠军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留守孩子,现在他的未来在足球上也有了可能。”
如今的球场上,李冠军已由害羞沉默的“小弟弟”成长为自信从容的“大哥哥”,他乐于帮助队友分析总结踢球的失误和经验,也对队友踢球的精彩之处报以发自内心的赞扬。老师评价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已颇有大将风度,在赛场上有统领意识,是很有灵性和天赋的选手,未来不可估量。
“足球妈妈”带出一群乡村“足球小子”
作为李冠军曾经的老师,2017年阜阳市最美乡村女教师、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足球妈妈”的王侠则更有感触。2014年,体操专业毕业的她初次接触足球,经过一年多超乎想象的艰苦努力,终于助力学校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白天,她在赛场指挥比赛,脸晒得脱皮;晚上,她坐在宾馆走廊上守着孩子到十一二点,唯恐他们打闹不睡觉;等孩子们睡着了,她给他们洗衣服。
然而,随着足球训练而来的一系列费用开支成了新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侠遇到了苏宁•爱德“足球1+1”公益项目。“‘足球1+1’对我们的足球器材硬件、教师培训、外出参赛、夏令营交流等一系列项目进行资助,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足球水平,更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团结、拼搏的意志品质,足球运动成了他们学习、上进的强大动力。” 王侠说,加入球队前,孩子们放学后多半在田间地头晃荡,家长不在身边,没有人督促学习。现在,他们积极训练,回家后就自觉念书。因为“王老师”反复强调,想要在足球道路上走得更远,提高文化成绩是前提条件。
孩子们的足球梦到底能走多远,王侠并没想那么多,她的愿望简单、朴素:“他们以后会成为会踢足球的医生、护士、司机、法官等等,我只希望足球能够陪伴他们一辈子,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三年来,苏宁•爱德“足球1+1”公益项目通过一对一帮扶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共资助30所学校,举办公益联赛200余场,培训教练220人次,捐献足球设备4870套,直接受益人包括学生和老师1650人次,间接受益人达5万名。苏宁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康表示,苏宁将依托在体育领域积累的丰富资源,继续支持以“足球1+1”项目为代表的体育类公益项目,让每一个怀有足球梦的孩子打开一片快乐新天地,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
2018苏宁•爱德“足球1+1”虽已落幕,但这将会是他们梦想的开始——在这里,他们敢想、敢踢、敢主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