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执法过2008年欧锦赛决赛,被意大利著名足球裁判光头科里纳誉为“意大利裁判皇冠上的宝石”,但是在本届世界杯上,由于在澳大利亚与加纳的比赛中,将手球的科威尔罚下,遭到了各方的严厉批评,甚至有球迷对他发出了追杀令。昨天,罗塞蒂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裁判只能信自己
“能够参加南非世界杯让我非常兴奋,因为这届比赛的球队们比以往更强,而且节奏更快。”罗塞蒂说,“这对裁判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裁判必须更加专注,如果被其他方面的事情影响,就会发生失误。”
球场上有很多大屏幕,但罗塞蒂说如果自己无法把握判罚,并不会去观看大屏幕的回放。“在球场上,裁判根本就没有机会去看大屏幕,裁判们只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判断力才能作出准确的判罚。”
罗塞蒂说,在现场看到的东西和在电视机前看到的完全不同,裁判只有一个人,难免会犯错。“除非现场有40多台摄像机,那么也许能够捕捉到在球场上所看到的一切,否则还是在球场上看得更清楚。”
因为裁判是一个人,所以需要助手的帮助。“在球场中央的时候,裁判是单独的个体。我尊重同事们所作出的一切决定,在球场中央时,主裁就只是一个人在作出判断。”罗塞蒂说,这种判断也有边裁的帮助。
被嗡嗡祖拉雷到
既然会犯错,主裁就会承受很多压力,包括球迷、媒体等各方面的。“其实所有的裁判在球场上的时候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对自己作出的判罚保持坚定。”罗塞蒂说,为此大家都需要在此前做出艰辛的准备,所有人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不过我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压力,我为自己是一名裁判而感到非常的幸运。”
本届世界杯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嗡嗡祖拉,如此噪音是否会对裁判的判罚有影响?罗塞蒂给出的答案是“不”。“在意大利,虽然赛场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噪音,但都没有嗡嗡祖拉的声音那么震撼。”罗塞蒂说,当他第一次在赛场上听到嗡嗡祖拉的声音,还是被震撼了。“但就只有那么几分钟,当我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比赛上,嗡嗡祖拉就已经影响不到我了。”
美国2∶2斯洛文尼亚
-争议判罚连连看
两球落后的美国人刚刚艰难扳平比分,士气正旺。第85分钟,多诺万开出前场右侧任意球,阿杜包抄垫射破门,主裁库却示意美国球员博卡内格拉在争抢中有拉拽的动作。但是,通过慢镜头回放不难发现,在这次攻防中其实是斯洛文尼亚的多名球员在禁区内有抱摔美国球员的动作。这个判罚,生生扼杀了一场经典的大逆转好戏。
塞尔维亚1∶0德国
凭借小组赛德国与塞尔维亚交锋中的执法表现,西班牙裁判乌恩蒂亚诺大出风头,出示了9张黄牌1张红牌,赫迪拉、施魏因斯泰格、托马斯·穆勒、拉姆、维迪奇等明星大腕纷纷“涉黄”。也许,乌恩蒂亚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你不是一个演员,你面对的也不是一群暴徒。
乌拉圭3∶0南非
南非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迎战乌拉圭,然而比赛下半时落后的南非队遭到迎头一棒,布萨卡不但判罚给乌拉圭队一个点球,还送给南非门将一张红牌,弗兰一蹴而就,乌拉圭2比0领先,而通过慢镜头显示苏亚雷斯有假摔的嫌疑,可结果无法改变,南非队即将成为世界杯首个小组赛出局东道主。
巴西3∶1科特迪瓦
法比亚诺上演上帝之手。当时的电视画面显示,法比亚诺停球的瞬间明显用手臂而不是用胸部将球停下,而靠着这一动作,法比亚诺舒舒服服地起脚劲射,球应声入网。赛后,法比亚诺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他确实用手碰到了皮球。
阿根廷1∶0尼日利亚
世界杯还未开战,国际足联便对裁判下令梅西成为“重点保护即将灭绝动物”,于是潘帕斯军团首战尼日利亚便成为试验田。其实国际足联多虑了,当场主裁斯塔克被誉为梅西的“福星”,而在比赛中这位裁判不光完成了重点保护梅西的神圣使命,还间接地帮助阿根廷队实现了本届世界杯首胜。
裁判公开训练
没见着中国裁判
昨天上午,南非世界杯裁判训练在比勒陀利亚的一家足球俱乐部进行。四五十名裁判分成三组,在两个场地成为阳光明媚的“学生”。与他们同行的,不但有陪练的俱乐部青年队球员、来自各国的记者,还有南非世界杯的特色——嗡嗡祖拉。
记者还没到球场,一阵阵刺耳的鸣声就传进了耳朵。不但声音大,而且会变调,忽大忽小。原来,几个高音大喇叭竖在相邻的体育场中间,正在按国际足联的要求播放着“噪音”。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么做就是模拟嗡嗡祖拉的声响,提高裁判们的抗干扰能力。
裁判们对嗡嗡祖拉已经习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他们边跑圈边唱歌,其乐融融。倒是对记者们影响较大,因为喇叭就在记者区附近,噪音让大家说话都得对着耳朵喊。
训练从上午9点45分开始,11点钟结束。国际足联工作人员说,这些裁判分别是明天、后天、大后天需要执法的。根据执法日期的不同,训练也各有侧重点。
记者遍寻三个小组,没有发现中国裁判穆宇欣的影子。一名国际足联讲师说:穆今天没有来。按照惯例,当天有比赛的就不参加训练了。记者问他,国际足联对已经进行比赛的执法有什么看法?他说:“按照规定,我们不能评价。”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通】 |
相关新闻: |
专题:南非世界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