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冰球人才流失 1/3自掏腰包是“临时工”——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体育新闻
    中国女子冰球人才流失 1/3自掏腰包是“临时工”
2010年02月23日 16:12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遭遇低谷

  人才流失 一支地方队撑起国家队

  “现在是女冰的低谷,能进冬奥会很不容易。”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冰球部部长于天德表示,冰球运动员的成长周期比较长,“2006年后,很多人都退役了,现在的队员还太年轻!”

  中国女冰曾经在长野冬奥会上拿到第四名,在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第七名。可惜在都灵冬奥会资格赛上遭遇“黑色十秒钟”,无缘那届冬奥会,很多正值当打之年的队员选择退役。

  而在过去10年里,中国女子冰球人才的流失也非常严重。目前,国内的女子冰球队已经从近10支减少到只剩哈尔滨队一支。

  而时隔8年后重新站在冬奥会赛场上的这支中国女冰,实际上就是哈尔滨队,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队中只有三人有过冬奥会的参赛经历。

  由于在国内没有对手,中国女冰没有比赛可打,只能常年在国外训练,打一些教学比赛。

  在国家队里,很多年轻队员的冰龄只有五六年,每年能打上的比赛屈指可数。出征冬奥会之前,在北京集训的中国女冰只能找齐齐哈尔男冰来热身。

  鲜为人知

  自掏腰包 三分之一是“临时工”

  也许人们难以相信,这支打进冬奥会的队伍中,三分之一的成员是没有编制、没有工资的“临时工”。

  由于我国冰球运动的萎缩,哈尔滨队承担着中国女冰的角色。不过,也正是由于身兼国字号队伍和地方队的特殊性,很多运动员都是直接从中专体校被选拔进入国家队,有的连省队的编制都没有。

  而当这批特殊的学生进入国家队后,既没有身份,也没有薪水,每月还要向家里要钱维持日常生活。

  记者了解到,借着冬奥会的东风,中国女冰的编制问题已经有所改观。“拿到温哥华冬奥会参赛资格之前,队伍中有三分之二的运动员都是没有工资的。后来有一部分运动员解决了编制问题,但现在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运动员没有工资。”于天德介绍道。

  不过,国家队“在编”队员的待遇也并不丰厚,每月的工资仅在千元左右,但这已经让年轻的“临时工”羡慕不已。

  21岁的姜娜便是“临时工”中的一员。对于何时“转正”的问题,喜爱冰球运动的她非常乐观:“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想再过几年,应该能轮到我吧。”

  破冰前行

  外教续约 展开梯队培养

  尽管残酷的冬奥之旅没有达到中国女冰内部设定的前六目标,但能够成功进军冬奥会的确为姑娘们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执教中国女冰的芬兰外教汉思奇在冬奥会结束后,还将继续留在中国女冰,新合同将从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底。

  于天德告诉记者,新合同早在出征冬奥会之前就已经签署,“我们想让队员们知道,不管是备战冬奥会还是未来,我们都要对自己有信心。而汉思奇也很愿意继续留在中国。”

  此外,一些撤销了女子冰球队的城市也已将重新组队的计划提上日程,首支国家青年冰球队也于2009年10月成立,目前有30名小队员入选国字号队伍,已经在齐齐哈尔开始训练。

  于天德透露,为了加强冰球的后备力量培养,冬运中心下一步还将成立国家少年队,以实现人才的三级输送。“如果成绩上去了,冰球在中国还是有市场的。”于天德表示,只有喜爱冰球的人多了,冰球运动发展的根基才会牢固。

  在31岁的老将王莉诺看来,这次能够亮相冬奥会足以影响到女子冰球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走好这一步,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年轻选手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轻松一点、更好一点。”

  本版撰文/记者 谷欣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