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法国葡萄酒组曲 开启葡萄酒文化之旅(3)
谐谑曲
纯工业化酿造完全是暴殄天物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譬如说澳大利亚人、美国人,来到欧洲,特别是来到法国和意大利学习酿酒。他们中有的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而还有一些人却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了欧洲和其他大陆在土壤、气候等“不可改变的因素”上的巨大区别。在卡斯蒂泳山坡的冈特格里夫酒庄工作的澳大利亚人JEREMY HARRIS就认为,要想造出符合自己理想的上等葡萄酒,就不能离开欧洲。他在澳洲大学毕业后,本来是要从事植物学研究,没想到最后对葡萄一见钟情了。
一般而言,一公顷葡萄园能种四千至六千株葡萄秧,每株葡萄秧可产约1公斤葡萄、最终造出约半公升葡萄酒。最极端的例子是伊凯姆庄园的索泰尔(SAUTERNE)甜葡萄酒:每株葡萄秧只可生产一杯酒。但在一些国家酿葡萄酒可没那么“挑剔”,在意大利某些地区,如在西西里岛上,甚至还能看到露天的金属制酿酒槽。这种源于澳大利亚的纯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法国酒农们看来,完全是暴殄天物——用露天的金属酿酒槽能酿出好酒来?笑话!那还不如说用蜡烛烤面包、或用塞纳河水生产瓶装矿泉水更能让人信服。意大利人说,露天酿酒槽不过就是温度控制可能稍差一点,日照时间可能更多一点,由于风、雨、霜,清洁过程稍长一点……但它产量巨大、生产流程短、成本低的优势,可以抵消上述那些“一点”。法国人的看法则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差别,成就了法国葡萄酒在世界各国消费者心目中的顽固优势地位。谦虚一点的法国人会说:这是法国人“幸福的偶然”。
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法国葡萄酒卖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价格。葡萄酒带来的巨额利润有时也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生产最高级的葡萄酒的珀牧赫罗(Pomerol)地区,有一个葡萄园叫作乐畔,只种有两公顷葡萄,每年只生产约八千瓶葡萄酒,但每一瓶要卖380欧元!那个所谓的“庄园”连个像样的大房子都没有,更甭提什么城堡了——能用上的地,都种上了葡萄,仿效离此地不远的号称波尔多最贵的“酒中之王”柏翠(Petrus)酒庄,种了92%美乐(Merlot),8%品丽珠(Cabernet Franc),种植密度和数量却只有前者的一半,精工细作,用不到30年的时间,创造了当代波尔多葡萄园新的传奇。
博艮第地区的罗马那-宫第(ROMANEE-CONTI)葡萄酒更过分,一瓶刚出厂的酒要卖1500欧元,而且还是和11瓶其他的葡萄酒一起成箱卖,并且还要提前几年预约,才能买得到,因为产量实在有限:一年5000瓶而已。罗马那-宫第葡萄酒当之无愧是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该地区另外一家酒农高什都辉庄园(COCHE DURUE)也很牛:他只卖给老客户,你要想成为新客户,对不起,先在“等候”名单上排上队、等老客户有人退出了再说。这就是说,每年的葡萄尚未收摘,葡萄酒已经全部卖出了。不过,正站在葡萄园边上、和工人一起收葡萄的酒庄老板本人,倒是十分和蔼、平易,只是当我向他提出能否“走走后门”,先帮我定上一箱时,他先是抱歉地笑笑,然后对陪同我一起来的他的一个老朋友说:“要不你先匀他几瓶?”
我明白了。对法国人来说,这是委婉、但又十分明确的拒绝态度。所以,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