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金蜂拥进入葡萄酒业 捞快钱模式或折戟
第二批姚明葡萄酒到货,我们仍然会考虑少量进货。”某大型烟酒行经销商表示,“虽然第一批销量并不是太好。”
离开赛场的姚明转身投入葡萄酒产业,不过在这个领域,他若想获得一个全明星的身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2011年,姚明在美国加州以生产葡萄酒闻名的纳帕谷买下一家酒庄,成立姚氏葡萄酒庄。2012年4月份,姚氏酒庄第一个品牌系列的两款葡萄酒正式面市,定位于高端市场,售价在2000至5000元之间。11月,姚氏酒庄又推出了第二个年份酒——2010年份的纳帕谷赤霞珠干红。
虽然姚明葡萄酒已经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比赛中成绩斐然屡获大奖,但国内消费者好像并不买账。据南京唯一一家代理经销商透露,姚明葡萄酒上市后没有出现预期的火爆销售,只有少数买家冲着姚明的明星效应买来收藏。
当初涉足葡萄酒产业,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投资,姚明将自己在美国的几辆豪车都卖了。但现在看来,葡萄酒的市场预期并不如他所愿,至少短期内很难让姚明赚回几辆豪车的钱。
葡萄酒吸引来的绝非仅有昔日篮球明星的目光。
早在2002年和2006年,茅台、五粮液均以白酒企业的身份涉足葡萄酒市场。紧随其后纷纷挥刀杀入该领域的企业简直包罗万象,涵盖煤矿、果汁、房地产、服装甚至教育机构等诸多企业。
它们都想在这一传统行业的版图扩张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蛋糕很大
葡萄酒与白酒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大不相同:在白酒市场不断压缩的时候,葡萄酒如其颜色一样,市场一片红火。
近几年来,国内白酒行业从推广式扩张进入挤压式扩张时代,行业增速缓慢,并且中高档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白酒逢节必涨的惯有模式被突破,行业老大茅台酒即便在没有全面涨价的情况下,销量也陷入低迷。
相对而言,葡萄酒市场则显得热闹非凡,200元以下中低档葡萄酒的品牌和产品日渐丰富,销量也非常不错。葡萄酒垂直电商酒美网CEO吕意德表示,双节期间,中低档葡萄酒销售相当火爆。
不过葡萄酒能红火的,仅仅是在中国市场。
从世界范围来看,葡萄酒整体销量一直呈现下滑的态势,唯独中国市场一枝独秀,每年增幅都保持在20%左右。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额更是达到450亿元,跃升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委员会秘书长杨强介绍,目前葡萄酒市场尚未全面展开,还仅局限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而且多被用于商务用酒和政务用酒。大多数百姓对葡萄酒了解程度还不深,没有形成和白酒、啤酒相对应的饮用习惯,普及空间十分广阔。
据统计,2010年我国人均葡萄酒饮用量不足1升,而全球人均消费则为8升,以葡萄酒闻名的法国更是高达55升,由此判断,国内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一旦二、三线城市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被全面培育成熟,中国有能力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的葡萄酒中心。
国内葡萄酒市场是一块大蛋糕,而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分食蛋糕的,绝非仅有酒业厂商。
竞争白热化
按照国内市场惯例,哪个行业培育出新生大蛋糕,各路抢食者必然蜂拥而上。
国内葡萄酒市场一直是为张裕、长城、王朝这三大家所把持,尤其是中低端市场,三家销量总和能占到市场总销量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葡萄酒自身红色诱惑的蔓延,这种现有格局正在改变。
2011年,网易创始人丁磊与合作伙伴联手在宁波开设酒庄,开始经营葡萄酒,然而这家酒庄在宁波还只算沧海之一粟。宁波市内葡萄酒庄、酒窑早已遍地开花。当地工商局曾经一天之内批了5个营业执照,全是做葡萄酒的。
放眼全国,如果说丁磊的酒庄在宁波算沧海一粟,而宁波这些新兴葡萄酒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又只能算作九牛一毛。
近几年,被巨额利润诱惑吸引入葡萄酒行业的企业乃至个人数不胜数,大到中石化、绿城中国、保利、华为等集团,小到河南大商超市等公司。进军者所涵盖的领域涉及白酒、煤矿、房地产、服装、饮料、电器、教育、通讯等行业。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葡萄酒的产量达956040千升,同比增长18.26%。2012年9月份,我国生产葡萄酒117941.21千升,同比增长15.90%。
除了国内葡萄酒新势力叠现,国外酒庄也纷纷瞄准中国市场。2008年时,一瓶拉菲葡萄酒的批发价格才800多元,而2011年则变为4000多元,两年上涨近5倍。利润空间被无限扩大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众多国外酒庄如潮水一样涌入中国。
11月在广州举行的国际名酒展秋季展会上,参展商总计达700家,其中国外酒庄322个,共计展出72个国家葡萄酒及烈酒品牌5万款,占展品总数的95%。甚至塞浦路斯共和国内唯一的一个葡萄酒庄也来分羹。
法国某展商透露,自中国上升为波尔多地区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地以来,当地大部分酒庄和供应商都调高了对中国客户的配额,包括很多列级庄也做出了不少新的销售尝试,专门为中国市场增设定制葡萄酒品牌。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及金额同比去年有明显增长。15月期间,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达到9.5万千升,同比增长12.1%。
尽管国内葡萄酒市场日益火爆,但由于内部纷争加上“外敌”入侵,致使我国葡萄酒企业面临困境。继今年一季度营收业绩三年来首现负增长之后,国内最大的葡萄酒企业张裕2012年三季度财报依然毫无起色,被机构形容为“相当难看”。报告显示,今年1至9月份,张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下降16.05%,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下降37.53%。
作为国内葡萄酒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张裕的遭遇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葡萄酒市场这块蛋糕并不那么容易吃到嘴里,首先要有举得起刀叉的力气。尤其是新生葡萄酒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有所斩获,更是难上加难。
打法难寻
对于国内某些熟知捞快钱运作并且过惯了抢蛋糕的生活的某些企业说,涉入葡萄酒市场或许只能折戟。
葡萄酒市场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但它并非朝阳产业,而是一个老牌的传统产业,很难捞快钱,新生势力想要赚钱,甚至达到盈亏平衡点都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投入。
杨强认为,葡萄酒市场的现状是由葡萄酒行业的特性决定的。做葡萄酒需要解决上游原料问题,包括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筹备,才能有稳定、可靠、优质的原料供给基地。品牌创造以及下游市场的运营和销售,也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培育。
尤其是“外行”企业加入这一行业,更需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开辟优质产区以建立自有基地,经历漫长发展,才有市场出路。简单的头脑发热很难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上游产业的布局也是制约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我国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葡萄酒行业的良性发展。
12月3日,百大葡萄酒颁奖典礼在京召开,获奖名单中,国产葡萄酒仅占4席,而且名次仅为第44位、60位、87位和94位。在专业评委看来,国产葡萄酒依然无法撼动欧洲旧世界葡萄酒以及澳洲、美国加州等新世界葡萄酒的地位。
这也更加注定了国内葡萄酒企业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或许比起做大的话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葡萄酒行业如何做强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