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地方法规正式出台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18日 13:15 来源:逸香网 参与互动(0)

  《条例》的公布对今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规模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产区时代,对于原料和工艺的考量越来越严格,一瓶好酒的出身也尤为重要。对葡萄酒原产地的保护,已经成为了未来葡萄酒品牌做大做强必须考虑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宁夏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发展,坚持以葡萄产业为导向,在做强、做优葡萄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葡萄产业极强的泛关联效应,推动区域产业战略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并协调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通过葡萄产业经济带的发展提升区域基础服务设施水平和环境品质,为葡萄相关产业衍生发展和葡萄支持产业延伸发展创建聚集平台,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之前,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曾表示,因为没有一部法规的规范,宁夏在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缺乏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规则,对葡萄酒建设项目的管理保护措施还不到位;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产品质量标准、监测认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对葡萄酒原产地的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在宁夏当地政府的重视下诞生了。

  《条例》中对当地环境的保护条款十分抢眼。《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区及其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化工、建材、制药、采矿、规模养殖以及产生重金属排放等对土壤、水质、大气造成污染和对葡萄产业发展造成影响的项目。

  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表示:“从个人的角度来讲,非常欣赏这个《条例》的出台。其中,涉及对环境保护的条款,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葡萄酒的特性,它的质量和葡萄产区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酿造’的特性决定了土壤、水质、气候等风土条件对葡萄酒特色的影响程度,所以在保障葡萄酒质量上不能纸上谈兵,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法制的措施建立保护葡萄酒产区的环境。”

  同时,王德惠还表示,中国葡萄酒想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葡萄酒质量是第一关。保证葡萄酒的质量首先就需要保证有质量的葡萄,连锁反应之后就落到了环境上,只有好的环境国产葡萄酒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所以严把质量关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土地。

  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建设葡萄酒生产企业的,选址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有一定规模的自建或者联建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使用产区酿酒葡萄做原料;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具备可追溯性;具有一定的酿酒生产规模,并保持正常生产;具有葡萄酒生产工艺所需要的、与生产能力相配套的生产设备和废水处理设施;具备符合生产、质量控制要求的检验设备和专职质量检验人员。

  《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产区内建设葡萄酒庄的,自种的酿酒葡萄应当完全满足本酒庄的生产需要;酿造、陈酿、灌装和瓶贮过程,全部在本酒庄内进行;具备陈酿、瓶贮等葡萄酒贮藏设备。

  针对《条例》中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企业的规模,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文化创意办公室主任李国说:“为了使产区健康、持续、朝高端路线发展,开始建设产区的时候,就要提高进入产区的门槛。如果进来之后再监管的话,难度就很大,要提前做好保障工作。”

  李国还表示,现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特色酒庄已经开始运作,申请进入特色酒庄的个人和企业很多,但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后留下的,寥寥无几。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亲自审批,就是为了防止质量不高、档次不高、投资能力不强和对葡萄酒认识不足的企业和个人进入产区,影响产区的品牌。

  据介绍,为规范葡萄酒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宁夏有关制度规定,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不包括葡萄原酒)的新建和改建、扩建生产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当不低于1000千升;有自建或者联建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基地原料保障能力应当不低于生产能力的80%;新建、改建、扩建葡萄酒庄年生产能力应当不低于75千升,并拥有不低于200亩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葡萄树龄在两年以上。

  “为了保持产区的质量,我们现在控制就是为了发展,通过拔高这个条件,优中选优,将来对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李国说。

【编辑:陈龙】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