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假酒为何屡打不止?揭开制售假酒屡禁不止真相

2013年01月31日 08:50 来源:甘肃日报 参与互动(0)

  岁末年初,正是酒类商品的销售旺季,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却掺杂使假、以劣充优,不仅损害着消费者的健康,同样损害着酒厂的利益。连日来,甘肃日报记者深入兰州市酒类经营的各个环节,试图揭开制售假酒行为屡禁不止的真相。

  提及假酒,酒类厂家和消费者都痛恨不已,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假酒销售却屡禁不止。打击假酒究竟难在哪里?

  王勇跃是兰州市酒类管理局的一名执法人员,在他看来,由于酒类商品是一种高利润商品,市场消费需求量大,致使一些非法无业人员把目光盯在了制售假酒上。

  王勇跃举例说,目前市场上一瓶假茅台和假五粮液的“勾兑”成本价仅两三百元左右,而卖价却达千元以上。比如往茅台酒瓶里装的假酒,不法分子就用茅台酒基勾兑的酒。市场上销售的“茅台王子”“茅台迎宾”等都是做假茅台的原料。用这些酒做出来的假茅台一般人喝也不会发现是假的。

  同时,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如今假酒经营者呈集团化、连锁型经营趋势,只要酒管部门执法人员在一处检查,他们就相互通风报信,增加了打假的难度。

  据记者调查,一个高档品牌酒的空酒瓶回收价在10元到40元之间。由于空酒瓶的回收利润高,一些人将喝完的空酒瓶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拿去卖钱,一些酒店也是如此,给一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一些不法假酒销售者根据消费者过节拜年送礼时既想买名酒又想图便宜的心理,趁机销售假酒,让假冒名酒销售“有道”。

  据兰州市工商局高新分局执法人员王冰峰介绍,在走访酒类市场的检查过程中,一些知名品牌酒类成为假冒伪劣的“重灾区”,为了遏制造假者的步伐,这些知名酒厂纷纷升级防伪,但是这些招数依然难以抵挡造假者的仿冒。“知名酒企对于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虽然深恶痛绝,但由于担心在打假问题上过于高调会影响品牌美誉度,所以,在以往的打假行动中顾虑比较多。”工商执法人员朱彩霞一语中的。“明知被坑,也只能自认倒霉。”当天参与打假活动的一位名酒经销商告诉记者,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如果向消费者公布了这些打假信息,会让消费者认为该品牌假货泛滥,从而造成消费的迟疑,影响本品牌的销售业绩和知名度。“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仿冒牌酒,喝出了问题,这个‘黑锅’自然是被仿冒的品牌酒厂来背。”某品牌酒企打假人员表示,酒企有义务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检查,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保驾护航。

  兰州市酒管局工作人员王飞告诉记者,假酒销售屡禁不止还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国家对制假售假者没有强硬的法律法规进行制裁。

  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酒类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只是在《食品安全法》中将酒类质量安全问题纳入了食品安全范畴。

  虽然早在2006年,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就建立了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溯源制度。2009年,中国酒类知名企业张裕集团就在葡萄酒业率先引入电子标签,为每一瓶葡萄酒贴上了号码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企业实现全流程动态追踪。2010年,“五粮液”在出厂的部分产品上使用RFID防伪技术,每一枚标签都具有全球唯一码、数字签名、防转移、防复制等特性。

  但是,《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法律层次较低,强制力度不够,这是造成酒类生产、流通管理混乱、监管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记者从执法部门获悉,面对假酒猖獗对消费者、生产企业和市场声誉的侵害,商务部正着手建设覆盖全国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体系,让每瓶酒从生产环节开始,就拥有一张“电子身份证”,最终直达消费者手中。

  对此,工商部门提示消费者: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都有防伪标志,消费者可以用打电话、发短信方式进行查询。消费者如果发现假酒后,可拨打商务酒管部门的12312服务热线或工商部门的12315服务热线进行举报。

  本报记者 朱宇鲲

【编辑:刘虹利】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