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酒哥”想到另一种“道具意识”
2月4日新华网报道,近日,有网帖曝光国有企业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周少强等人,在当地一家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顿饭仅红酒就喝了12瓶。其中有拉图、奥比昂等名酒,总价高达七八万元。这引发了一些网民和珠海当地群众的质疑,周少强也被一些群众戏称为“学酒哥”。而辩解方则称实际喝了6瓶,另外6个红酒瓶是赴宴人员跟侍酒师“学习红酒知识”用的道具。
大转桌上摆着12个高档红酒瓶,一半是“学习”道具,颇有喜剧效果。配合“学习红酒知识”,当地金融部门、国有银行的17位主要领导,“利用晚餐进行交流座谈”,酒桌上响应的是招商等工作之需。
只是,“学酒哥”有一颇为隐秘行为近乎“变脸”术,尽管变化娴熟,却仍将公款吃喝的帷幕撕得四分五裂:曝光前的晚餐是“签单”,曝光后方于夜深时分急忙补一张私人买单的发票。这喜剧更酷似一幕闹剧。但不论是哪一剧种,都需要表演,而表演,则万万离不开道具。
“学酒哥”出入的顶级私人会所,本就是奢华的大道具。在这个眩晕的舞台上,大、中、小道具必定琳琅满目:倚红偎翠之“红”之“翠”自是道具,除了拉图、奥比昂等高档名酒,诸如桌、椅、屏风及杯、壶、酒具等配套的一应设施,定然精美典雅,让“学酒哥”无一处不熨贴,杯觥交错里,营造多少和谐与热烈。
在奢华铺排的拜物者眼里,“道具意识”极其强烈,其道具或人或物,或实或虚或虚实结合,或隐或出或相得益彰,效果奇妙。在“道具意识”引领下,就有了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开道警车,有了大群的下属喽罗仆从一样的前呼后拥,有了被胁迫而来的陪舞女公务员和陪酒女教师,有了上书“领导专用酒”五个套红大字的专供特供品,有了不惜耗费巨资打造的山寨版“白宫”与“鸟巢”,有了动用数十万公款筑造的“黄山迎客松”,有了一年走不了几次的“领导上坟路”,有了周久耕痴迷的发散着缕缕芳香的“九五至尊”,有了让“表叔”杨达才如癫似狂的“名表”……
豪宅、名车、金表、珠宝……这一切都可以成为道具,都有着诱人的附加值。之所以如此,皆因这一切或寄托政治蓝图和价值追求,或寓意好风水与好运气,寓意自己的仕途能像松柏一样四季常青,或令人心生畏惧、羡慕和膜拜,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诠注的是芸芸众生之上的高贵,是层级区分,是能力和身份,是心理上位,是庄严与威仪,是稀缺性与针对感。无论哪一项,或点缀或配比或添锦,无不光彩熠熠,让人面生灿烂,心涌舒畅。
时至如今,在奢华铺排者那里,“道具意识”已几近妖魔、神秘化,甚至变形、异化,早已嵌入人生的“消费密码”。更可忧者,这些膜拜道具的信徒自身也道具化,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彼此“摆布”和“奴役”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