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节省下来的公款应用于鼓励百姓消费
媒体披露,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于3月20-21日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认为,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市场需求不足。在消费方面,高档餐饮及名酒消费明显下降。无独有偶,此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表示,三公经费绝非越少越好,更多应该强调“适度”。
中央提出“八项规定”、“禁酒令”等转作风措施后,短短两个月,效果已经在宏观数据上反映出来,这只能说明,三公消费等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整治的必要性。我们绝不能等到这一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大到不能改了,再去动刀。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头2个月,全国消费增速突然放缓。据抽样调查,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北京、上海、宁波也分别大概下降了35%、20%、30%左右。
高端消费确实减少了,但我们绝不能头痛医头,急着去恢复这种畸形消费,或者担心这种消费的减少是否适度。倒是要抓紧想办法,怎样把这份“改革红利”早点拿出来,让更多中低层的百姓分享,及时转化为他们的消费增量。
其实,要找到急需花钱的民生项目并不难。别的不说,贵州五少年冻死案、兰考民办孤儿院火灾案等公众事件早已告诉我们,在基层社会救助领域我们还有许多欠帐要还。只要能把不喝茅台省下的公款用到这些地方去,不但能迅速变为实际的内需增量,还能有效化解民怨。
但要完成“公款大挪移”,我们还得抓紧“转作风”的配套改革,以免这笔改革红利被偷偷拿去大造内部食堂、偷发内部福利。希望职能部门在落实“转作风”之余,也及时公开“转作风”实际节省的公款金额。一方面让公众看看,哪些部门在真转作风,哪些部门仍在阳奉阴违。另一方面,则为下一步将这笔改革红利用于社会救助、扶危帮困留好底账。
更进一步,则应落实到三公经费的实际减量上去。要通过制度化的年度预算、决算公开与细化,让三公经费到底适度不适度接受最严格的人大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应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把节省下的三公经费交给公众去协商决定如何使用,让这笔改革红利真正用之于民,造福于民,这才不辜负中央力推“转作风”改革的本意,也才能真正启动内需,让社会正气盖过“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