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北京老照片惊现“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招牌
中新网10月17日电 在日本亚细亚写真大观社1933年出版的《亚细亚大观》画报第九卷第十二期,有一张题为《蒙古风俗遗存》的黑白照片,惊现“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招牌。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前门外一家饭馆的露天餐座,两位先生围站于一张方桌旁,正准备吃炙子烤肉——日文照片说明称其为“成吉思汗锅”,是起源于塞外游牧民族的一道名菜。照片没有出现饭馆的名字,只在照片说明中注明拍摄于“北平前门外”。饭馆是传统瓦房,边墙挂着一块竖版招牌,刻写着“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书体为飘逸的隶书。这张由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生动地记录了80多年前张裕葡萄酒的消费场景。
第九卷第二期的目录显示,这份画报的发行人为岛崎役治,编辑人为青山春露,发行所为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社址在大连市山县通193号(1905年被日本殖民者以日本枢密院院长山县有朋的名字命名,山县通即今天的人民路)。
《亚细亚大观》画报第九卷第十二期为“北平”专辑,共有10张照片,拍摄的景物有朝阳门侧影、紫禁城俯瞰、万寿山远眺、雍和宫佛像、鼓楼大街全景、哈德门外煤市和前门外店铺等。其中,拍摄于前门外某饭馆的《蒙古风俗遗存》,在照片说明中简要介绍了炙子烤肉的做法。画面中的两位先生手持长筷,翻搅着炙子上的肉片,看架势是“武吃”——饭馆烤好装盘叫“文吃”,自己动手叫“武吃”。这两位先生衣着讲究,发型时髦,看上去像读书人。一位大约二三十岁,浓眉大眼,留着整齐的分头;另一位大约三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留着剃掉鬓角和后脑勺头发的背头,一只脚还蹬在长凳上——标准的“武吃”架势。由于他们的上衣均为白色,加之烤肉冒出的油烟和热气,照片有些曝光过度。当然,《亚细亚大观》追求的是信息量,而不是艺术性。
据了解,炙子烤肉以北京“烤肉季”和“烤肉宛”两家百年老店为代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归类于“传统技艺”类别下的“牛羊肉烹制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项目简介称:“烤肉是北京独具特色的风味菜品,制作时先将切好的牛、羊肉片加以腌渍,而后置于特制的圆形铁盘(又称‘炙子’)上进行烤制。”对于这种烤制的羊肉或牛肉来说,搭配张裕解百纳干红堪称绝配,搭配张裕可雅白兰地亦属上乘之选。(陈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