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中国远征军》热播 抗日题材实现历史性“突围”

2011年03月16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3月16日电(胡远航)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踏上异国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今天,一部全面展现那段历史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正在此间热播。有学者称,重现国民党领导的远征军历史,是大陆文艺界在抗日题材方面实现的历史性“突围”。

  《中国远征军》以虚构人物“韩绍功”及其家族在战争中的命运为主线,串起了同古战役、仁安羌战役、密支那会战等重大历史战役,以及“驼峰航线”、戴安澜牺牲、《答田岛书》等重大史实,首次全面展现了1941年12月至1945初中国远征军征战历史。这是抗日历史的正面战场,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全景式地在全国荧幕上呈现。罗卓英、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等在抗日战争中做过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军官,以尽可能接近真实的面目被呈现于亿万观众之前。

  有学者称,《中国远征军》是大陆文艺界在抗日题材方面实现的历史性“突围”,这部在大历史观下展现抗日历史的剧作,将引导民众更加正确、理性地认识与看待历史。

  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表示,“作为一个长期研究滇缅抗战史的人,《中国远征军》的热播,让我有一种实现梦想的满足感,毕竟这个东西以前是‘一团雾’,现在它才慢慢变得清晰,并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

  不少观众说,能完整看到这部剧已足够惊喜。27岁的云南观众贾先生坦言,“我和很多人一样,在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前,对此段历史一无所知。后来看了关于‘中国远征军’的纪录片,才完整了解远征军的历史。在我看来,能这么完整地展现那段历史,《中国远征军》已是首开先河。”

  “这部戏绝对是慢热剧。”网友茶生看了前两集,觉得“不太给力”,几乎要放弃时,第四集让她开始入戏。“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很久没感受过的各种强烈情绪都被‘翻搅’出来。看到最后深陷其中,一边挑错,一边感慨唏嘘。”她说,为了这部剧她找了不少历史资料来看,从杜聿明远征军入缅、同古大战、仁安羌解围、野人山大撤退……“这历史的大事件剧中全部都有,感觉非常真实” 。

  如果要给《中国远征军》贴上几个标签,网友红雪给出“真实、残酷、人性的光芒”几个词。在她看来,这部剧中的战争戏真实得让人揪心,但没有给人绝望和压抑,“那是因为里面有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有段戏是同古大战之后,双方士兵穿着大裤衩到对方的阵营搬运阵亡将士的尸体,明知道有危险,他们仍选择去做,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还同吃一锅饭,同抽一根烟。”

  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曾引用其父当年形容二战老兵们心境的话说:“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而在《中国远征军》中,这段被埋没数十年的历史,也是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全景式地在中国荧屏上呈现。

  网友红雪说,“抗日战争就是无数像杨文、大秦、木匠、二林这样的普通人,付出年轻的生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或许直到死去的那一刻,年轻朴实的战士也不懂得大人物们那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他们只知道,生命中有些美好的东西是必须守护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有良心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在危难来临之际,用生命挽救国家危亡的英雄。”

  不少理性的网友则认为,我们追忆战争是为了呼唤和平,而非强化仇恨。作为一部史诗作品,《中国远征军》更应该有超越家仇国恨的人性反思。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进攻缅甸,在中国西线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以中国军队为主展开的滇西缅北反攻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于1945年1月20日将日寇驱逐出国门,新开通中印公路,打通滇缅公路,取得全面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转折点。军事史专家认为,这场战争“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的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战”,而随后与中国驻印军并肩作战歼灭侵缅日军,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援助盟邦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一次大规模作战。” (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