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张艺谋对手是姜文非冯小刚 中国导演权力榜将洗牌(3)

2011年03月25日 10:53 来源:精品网-精品购物指南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猜想3

  “新锐导演”会给华语大片的票房大战带来新冲击吗?

  韩松落

  不会冲击到冯、张、姜的那个层面上。因为几位票房大佬的积累是在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完成的,而现在的新锐导演没有积累的环境。

  妖灵妖

  什么冲击也不会有啊,他们都是“被”市场冲击的。有些新导演受到非类型片的限制,可能很难获得高票房。比如像《刀见笑》,虽然导演本人很有潜力,但这个片子其实是反类型的,它要解构所谓的武侠片,那就变成小众电影了,那它再好看也没用,要是没有卡司,就会被扔到很差的行列去。所以对新导演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去配合类型,不然永远会被说:这个片子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不能给大众观赏。

  卫西谛

  随着银幕数量的增加、观众趣味的分化,新锐导演必定会对市场有所冲击,毕竟观众对旧的一票人马已经显现审美疲倦。

  魏君子

  所谓的“票房大战”,都会有几部大片一起“打”,这是已经形成的局面。按照一个导演两年一部片子的周期,单靠几个新导演,不会产生什么大变动。炒冷饭的、跟风的片凑在一起,背后还有很厉害的电影人,这些才是票房大战的主力。新锐导演除非像当年的王晶一样,一年拍三四部,那他才会带来影响,但现在最厉害的也就是一年拍两部。

  顾小白

  还是能的,中国真正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能及格的导演数来数去也就十几位,整体的水平还是在及格线以下。好多导演能进“亿元俱乐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所谓的竞争还是因为能过关的导演和创作团队太少了。

  奶猪

  像张一白、徐静蕾、高群书这些凭借一部影片就打响知名度、跻身“亿元俱乐部”的新锐导演,他们的好处是给千万级投资的电影创造了市场,会慢慢建立并稳固中国电影的“中产阶层”。

   猜想4

  你认为决定导演票房号召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张小北

  现阶段主要在于制片公司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有钱请大明星来演,有钱铺硬广和宣传,搞得定院线,那你拍成什么样的电影都可以过亿,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

  卫西谛

  目前来说,确实还是题材、明星以及营销这三个方面最重要。但经过10年看大片的经验,我想在剧本创作和导演叙事技巧上,观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归根到底,商业电影还是把说故事的能力摆在第一位的。

  奶猪

  表面上的因素有演员和宣传,实际还是要靠剧本和对电影的整体调度。公众知名度是在内地发展的导演所必须具备的,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导演知名度这种东西在香港和台湾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

  顾小白

  有了商业片的土壤,将来才有小众艺术电影的空间。既然现在拍商业片是最紧要的,那最关键的还是导演的拍摄技术,艺术鉴赏力什么的都先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些因素可以由编剧团队来弥补。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的技术水平都得在90分以上,而在国内,拍商业片的技术水平最多才能达到80分,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导演目前就是张艺谋、冯小刚、宁浩、陆川、高群书和乌尔善。

  魏君子

  导演制非常明显,这是国内跟国外的最大不同。在国外,像斯皮尔伯格这类顶级大导,都还需要明星的搭配,比如海报上的汤姆·克鲁斯就会比他重要很多,其实这样是比较均衡的。在中国,对导演有一种神化,他们大过了卡司大过了剧本,基本剧本就等同于导演,编剧就得为导演服务,可能编剧把故事编得很好,但导演不一定会拍出同样的效果,他会一如既往把剧本拍成他的风格。

  妖灵妖

  应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类型,一个是卡司,这两个是最决定的。老实说,纯以票房论的话,没有前两点,剧本是没用的,因为你的最重要的点打不出来。在中国拍商业电影有一条很重要,你要遵循类型片这个规律。在目前这个初级阶段,你可以发现这几年非常卖座的电影,它们的类型都是非常清楚的,例如《叶问》就是纯武打,《将爱》就是纯爱情,另外卡司也都用得很好,那票房成功是必然的。解构类型片是个很分支的事情,你要用它去搏票房,要在喜剧的基础上拍黑色喜剧,那应该注定会是失败的。

  观影调查问卷

  未来几年,还是冯、张、姜的天下?

  为什么冯小刚是预测票房的专家?因为你不得不承认,他非常了解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买票走进电影院时的心态。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总是先拥有庞大的观众基数,才有了谈论票房号召力的资本。顾客是上帝——即观众是上帝,还没有哪个国内导演具备了不轻易受这条商业电影规律摆布的人格魄力。

  都市上班族中的年轻白领,他们是在闲暇时光里最有兴趣也最有精力去消费电影娱乐的一群人,代表了中国大众电影审美口味的未来风向。从他们完成的在线观影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导演权力榜的格局变更,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有怎样的震动规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