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

2011年04月07日 13:53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
稻米上的行走与舞蹈,创造出的是一个神圣宁静的状态
3.5吨的稻米其实是《流浪者之歌》中最重要的一个演员
林怀民到广州讲述创作历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身休闲的黑衣,黑裤,一个人挎一个小背包悠然的走进剧场。作为台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看起来低调到骨子里,但他的出现却引发了广州媒体和舞蹈爱好者们一次集体的狂欢。本月8至9日,林怀民的著名舞作《流浪者之歌》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昨天下午,林怀民在演出的发布会和艺术讲座上,以绘声绘色的讲演,向大家讲述了这部舞作产生的背后,一个个或感人、或搞笑、或深沉的故事。

  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

  “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

  信息时报:《流浪者之歌》讲什么?

  林怀民:这是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的舞蹈,也不能说它仅是一个现代舞,它带给你的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它是我以印度文化当做跳板,所做的一个想象力的飞驰。具体的它改编自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即《流浪者之歌》)。剧中最主要的舞美是3.5吨的稻谷,你可以看到当中有印度朝圣者的形象,他们拿着一根根棍子,在稻米上行走,起舞,但所有这一些并不是在讲一个香客的故事,更准确的说它将是一个状态,宁静的状态。

  信息时报:您去了很多次印度,这部作品也是在那里旅行中获得的灵感,是什么启发了你?

  林怀民:印度这个地方我前后去了10次,我所有的朋友都不喜欢,因为那里总是给人脏、乱、差的印象。但是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所有的生老病死都在街上发生,在恒河边,人们把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火化,洒进河里,而就在那里下游不到200米的地方,你又会看到人们把新生的婴儿放到水里,随手捧起水来当成圣水喝到肚里去。突然之间我变得十分感动,我觉得恒河就像一个母亲,她养生、送死,生命在这里成为一种特别自然的状态。

  印度还有很多的乞丐,在那里,你每一天都是很大的煎熬,很大的考验,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有慈悲之心啊,我们应该怎么办?最后我去问佛祖,在佛祖得道的那棵菩提树下静坐,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他告诉你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那一刻一切都变得特别安宁美好,我把这份安静带回了台湾,和云门舞者打坐的安静结合起来,就有了这个作品。

  幕后故事:3.5吨稻米是最重要的演员

  “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每次演出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

  信息时报:重达数吨的稻米是这次演出的重要道具,怎么会想到用稻米?

  林怀民:最初我在一处公园里看到一群小孩在玩沙玩得很开心,也曾想过用沙子做道具,但是沙子太脏了,沾到舞者身上不合适。我又联想到童年时自己成长的台湾南部平原,每年谷子收获的季节,自己和一帮小孩子最爱看的事就是在谷堆里嬉闹。但谷物是神圣的,农人生气地把我们毒打一番。弗洛伊德说小时候的创伤都会在日后发作,我想用这3.5吨稻谷做道具,就是我发作的一个方法吧。

  信息时报:这么多的稻米是怎么保存使用的?

  林怀民:稻米是这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演员,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通过选米、筛米、染色、烘晒一道道工序加工而成,所以演出中不用担心它会因天气而发霉、长虫。稻米在每次演出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的,有些观众会在演出后抓一把离开,原则上如果不是太多,我们不会制止。关于稻米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最有趣的是我们在美国演出时,有个剧场是在森林里面的,演着演着舞者突然发现舞台上有松鼠在吃谷子,让他们非常焦虑,就怕把松鼠毒死了。

  如何看懂?乡间大娘都很喜欢

  “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时报:许多观众看现代舞的印象是,美则美矣,对于舞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却毫无把握,怎么看懂这部作品?

  林怀民:《流浪者之歌》去过巴黎、纽约很多繁华的欧美城市,也到过台湾南部的乡间,那里有知识分子,更有大量的农民、工人,我想一部乡间大娘都很喜欢的东西,广州的朋友理解应该没有问题。其实我们到剧场里,不是去看懂一个故事,音乐、舞蹈都是流动的东西,它不需要你去对号入座,去不断回答问题,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时报:《流浪者之歌》问世以来演了17年,到现在还是一直维持着最初的样子吗?

  林怀民:17年了,怎么可能没有变化?最大的不同是舞者们通过打坐、静修产生了内观的变化。如果你在演出之前去看后台,会发现云门的舞者不是在压腿,而是安静地在地板上打坐。他们要蓄,要含,要让身体里面有东西,才能把这些东西带给观众。

  信息时报:您曾说过“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为什么是它?

  林怀民:因为它的保鲜度可以很高,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布满了太多的天灾人祸,利比亚的战乱还在持续,日本地震造成的核辐射至今仍然布满了阴云……我们希望在剧场里头给大家一个安详、安静的空间。

  在舞作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僧人在舞台上站了七八十分钟,在他的头顶上方,稻谷源源不断地流泻下来,谢幕时还有一个舞者用20分钟在舞台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我想他们就是对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注脚。

  链接

  林怀民和“云门舞集”

  作为著名编舞大师、“云门舞集”的创办者,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1973年,他创办“云门舞集”。30多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160多出舞作,被誉为“亚洲第一当代舞团”,其中包括有《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等等经典,其中《流浪者之歌》走遍18个国家,演出接近160场。信息时报记者 谢奕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罗攀】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