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杨澜行走“媒介江湖”20年 坦言最想采访奥巴马

2011年05月09日 13:44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5年前,一部小结性质的散文集《凭海临风》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一个初入江湖的知性杨澜。昨天下午,她带来了自己的第二本作品——20年传媒生涯自传 《一问一世界》。

  有人说,已经不惑的杨澜,站过无数的舞台,有星光璀璨的大剧院,有富丽堂皇的剪彩台,挺括光鲜的职业装,线条流畅的晚礼服,照得人无所遁形的刺眼灯光,不同肤色的观众,如潮的呐喊和欢呼。但从来没有一个舞台能胜过《杨澜访谈录》那个只有两把椅子的访谈空间。而今,《一问一世界》就以六个《杨澜访谈录》之中的问题贯穿始终,与读者分享杨澜这20年作为媒体人的酸甜苦辣。

  问·用问题打开世界

  “作为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我祈望以一个个问题打开一个个世界。”这是杨澜“问了十年”的职业感受,也是《一问一世界》中的精神所在。在唯收视率论成败、娱乐化的趋势下,访谈类电视节目大都被推到了深夜档,台湾知名娱乐主持人蔡康永就曾对杨澜说道,“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你想要找内涵吗?那就不要到电视上来找。杨澜你如果能把深度访谈节目再做上10年,就太了不起了! ”

  杨澜做到了,凭借对“提问”、“交流”孜孜不倦的热情和走入他人世界的渴望,向来以“高端、深度”为标志的《杨澜访谈录》自开播起,能屹立不倒,不得不说是一个电视“奇迹”。 “这个教育制度大多都教我们怎样去‘答’,却很少教我们怎样去‘问’。 ”杨澜表示,“在每次采访之前,我都会感到紧张和兴奋。并不是因为嘉宾的地位、名头很响,而是我想我该如何利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问出好故事。 ”

  争·最想采访奥巴马

  从最初的《正大综艺》到现在的《杨澜访谈录》,行走 “媒介江湖” 20年的杨澜对于新闻的热爱始终未改。 “本行”英文的她 “天生就对人好奇,乐于与人交流”。“我佩服多明戈,他对音乐一直如此执着。”杨澜说, “我对于新闻也从来没丧失乐趣。有的人把主持人当作一种捷径,而我是真心热爱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能与一个人专注、有深度地交流, 是一种奢侈和幸运。”

  克林顿、希拉里、比尔·盖茨、卡特……20年来,曾被杨澜访问过的各界名人多达上百位,然而,杨澜在刚入行时的起步却并非一帆风顺。在 《杨澜访谈录》的前身——《杨澜工作室》草创初期, “连找到一个嘉宾都十分困难,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亲戚关系多方辗转。”然而,在这个领域,努力过程中所积累的口碑和经验是无价的: “就像我可以采访到希拉里,有人以为我们 ‘有门路’,其实真的没有,我们只提供了采访名单和样带,这就是口碑。” 当记者问杨澜现在最想采访的三个人是谁时,杨澜毫不犹豫的回答 “奥巴马、贝卢斯科尼、霍金”, “我想用女性的角度去诠释他们。至于霍金,看来语言交流是不可能了,希望采访能通过网络完成。”

  据悉,想到就做,想做就争的杨澜,已经开始与美国方面接洽访问奥巴马的事宜。

  情·小人物也有大故事

  “没有人一上来就能采访总统的,只要好好做功课,即使采访对象再平凡也一样可以采访出不一样的东西。”除了一个个璀璨的名字,杨澜也注重从普通人中发现 “大故事”。她的访谈,更注重人的经历,而不是成功的经历,在与无数个普通人的问与答中,杨澜也收获着自己的感动。

  杨澜谈到采访过的一位曾经上山下乡的上海中年男子, “他瘦削,有点谢顶,很抱歉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但他对爱情的坚守让我很感动。”原来,这位知青十几岁就到了北大荒,后来和村里一个女孩恋爱,女孩家里为了300元彩礼把女孩嫁给邻村的人。成婚那天,女孩疯了,婆家、娘家都抛弃了她。而这位上山下乡的知青却娶了她,带她回上海撑起一个家。 “做完采访以后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棒的男人,非常有情有意的人。在社会的眼光里他不算成功,四五十岁还在为生计挣扎着,但是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承担了这么多的责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应该对成功有更多的理解”,杨澜说。

  另一位让杨澜动容的是她在汶川地震三周年晚会上认识的被她称为 “淡定哥”的小男孩张仪阳,他在地震中失去左腿,装义肢后忍痛坚持锻炼,现在已经可以娴熟地打一局篮球了,杨澜探望他的那会儿,他还报名参加1500米比赛。 “猜猜他跑第几?倒数第一!”杨澜不无激动地说, “比前面同学整整慢一圈。这一圈他是在全校的掌声中跑完的!”

  爱·儿子的眼泪留住妈妈一年

  经历了成名、出国留学、结婚生子、开公司等种种转变,很难简单地用“成功”二字涵盖杨澜所有的成就,可去掉这些光环后,杨澜更愿意简单得如同一个平常的女人,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昨天正值母亲节,“孩子给我打了电话,还给我唱歌作为母亲节的礼物。”杨澜谈起自己的孩子时喜上眉梢。巧合的是,她的第一本书《凭海临风》也是在她初为人母时与读者见面的,“所以母亲节对我有着双重意义,我也感谢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需要我因他们的学习着急上火。 ”

  如今的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回到家中,她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认真交流。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半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她第一次比较长时间的出差,离开儿子整整5天,回家时,她发现儿子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自己的眼泪也带出来了。儿子当初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她的心里。后来,杨澜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王力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