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9年6月17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汇聚中国两岸四地电视剧导演精英。会长陈家林率金韬、郑晓龙、胡玫、阎建钢、高希希、杨亚洲、张子扬、唐季礼、张国立、江平等百余位导演齐聚一堂。图为郑晓龙
任何一位对于中国电视剧稍有了解的观众,都不会对郑晓龙的名字感到陌生。从1981年第一次发表作品算起,顶着“导演”头衔的郑晓龙其实私底下参与了很多电视剧剧本的创作,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冯小刚一起策划的《编辑部的故事》,还有诸如《渴望》《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在近日举行的2011首都编剧论坛上,记者有幸聆听这位中国电视剧领域的传奇人物谈论剧本创作现状问题。
小作坊式生产使得电视剧数量很多,质量不够
有着多年从事电视剧创作经验的郑晓龙告诉记者,即便是在今天看来,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基本还是“作坊式”的:“一个人写一个剧本,或者组织写一个剧本,又或者从一个小说改成剧本,(电视剧)就是靠编剧的艰苦劳动。这个过程非常苦,苦到什么程度?基本上能把人写残了。”当年,《渴望》编剧李晓明曾创下两天写三集剧本的纪录,被郑晓龙戏称为“中国第一速”,“为什么这样呢?后面等着拍呢,等米下锅,这个实际上就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包括我们的拍摄,摄像机也便宜,组织几个人就能拍……作坊式生产带来的弊病就是质量不够,就像大炼钢铁一样。小作坊式生产使得我们的电视剧数量很多,质量不够。”
在内容产业上的投入,是过渡到工业化生产的前提
谈话中,郑晓龙指出了中国电视剧行业一个非常有意思,同时也是值得所有电视人深思的现象:“中国每年生产一万多集电视剧,美国才三千多集,是人家的好几倍——所以我们的电视剧生产也要逐步从小作坊式向工厂化生产过渡。过去小作坊式生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剧分配上的不公平,完全被电视台垄断,制作经费很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出现了,电视台投入到电视剧制作中的钱也大大增加。这两三年中,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很大的阶梯式的发展——2007年一集电视剧能卖到100万,2010年最高一集卖到了300万,未来我想一集500万都是有可能的。有了钱,从小作坊式生产进入工厂化生产就有了一个前提条件。”
要从个人创作向集体创作模式转变
在研究国外电视剧创作时郑晓龙发现,与国产电视剧依靠编剧“单打独斗”不同,国外电视剧生产流程中编剧环节往往是集体创作的成果。“美国的电视剧是集体创作,香港的电视剧也是集体创作。集体创作一定高于个人创作吗?不一定,但总体来说集体一定是大于个人的。当创作真正进入集体创作的时候,从创意、分集,具体到分场,到填写台词、加笑料,增加各种剧本内容——我们剧本的整体创作质量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和其他很多导演一样,郑晓龙也常常苦于没有好的剧本。“将来一定要集体创作,才能符合电视剧工厂化发展的需求。我觉得我们的电视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创作方式的转变。”本报记者 张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