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从前夫开始
在遇到前夫布莱克·菲尔德-西维尔(Blake Fielder-Civil)之前,艾米·怀恩豪斯没有任何要毁灭的迹象。
生于英国犹太人家庭的艾米·怀恩豪斯受父母亲的影响,从小迷恋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音乐和爵士乐。从小学到高中,她先后就读于各种艺术类院校,并早早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才19岁就签入了著名经纪人、“美国偶像”创办人西蒙·福勒(Simon Fowler)旗下,随后又与环球唱片旗下的“小岛唱片”签了唱片约,并在20岁那年发行了“一鸣惊人”的《Frank》,获得了以口味刁钻著称的“水星音乐奖”。
在这之后,她遇到了布莱克·菲尔德-西维尔,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又迅速分手。这段恋情让怀恩豪斯深受打击,不但声称自己“很想去死”,还染上了毒品,并开始酗酒。这还没完,怀恩豪斯与布莱克纠缠不清,还一度结婚,加速了她的自我毁灭。在与布莱克结婚并离婚前后,怀恩豪斯的行为愈发荒诞,除了吸毒、酗酒,还有没完没了的暴力事件。最夸张的一次,怀恩豪斯竟然在演出现场当众袭击了一位自己的歌迷,并因此遭到起诉。
其间,艾米·怀恩豪斯尽管创造了格莱美神话,尽管与布莱克离了婚,尽管创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却仍然无法改变日渐混乱的生活,并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天才更容易被毁灭?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这不是艾米·怀恩豪斯的名言,而是语出科特·库班。虽然它已经成为摇滚汉们标榜反叛的“口号”,但同样英年早逝的两人却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又一次证明了“自我毁灭”的价值——伴随蜂拥而至的媒体而来的,不仅仅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还有唱片的再度畅销以及个人艺术地位的升华;而那个神秘的“27俱乐部”也再度成为乐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拔高天才们的精神价值,而不愿去正视那“从容燃烧”的背后藏着多么巨大的痛苦,就像科特·库班,真正令其走上不归路的,其实是难以承受的病痛。而如果可以选择,“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一定不会想被自己的呕吐物噎死吧?艾米·怀恩豪斯同样如此,过去3年来,被冠以“毒后”之名的她已然成为八卦媒体们争抢流量的“工具”,却甚少有人关心吸毒、酗酒的她内心深处的痛苦——这无疑直接或间接加剧了她的痛苦。
“我越感觉不安,就喝得越多,喝得越多,就越不安。” 艾米·怀恩豪斯说。在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明星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是每个明星的内心都像麦当娜那样强大,“27俱乐部”证明,在娱乐圈,天才更容易被毁灭,无论凶手是“毒品”“酒精”还是“名声”“爱情”“病痛”。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撰文/陈贤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