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情况瞬息万变,但《天气预报》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新闻联播》结束后和观众见面。对于这位“老朋友”,很多人并不熟悉它是怎么制作的。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国家气象局的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在《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的带领下,参观了《天气预报》演播室。冯殊说起话来语速要比一般人快很多,原来,这正是《天气预报》的特殊性为冯殊带来的“职业病”:为了在两分钟内提供更多更有用的气象信息,冯殊练就了每分钟350字的超快语速。
卫星云图变化靠主持人遥控
走进《天气预报》的演播室,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块绿色的幕布。这块幕布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却是《天气预报》录制中的重要道具——主持人就是站在这张幕布前向观众介绍天气情况。很多观众会有疑问:主持人怎么看地图和卫星云图呢?这就需要幕布两边的监视器来帮忙。
冯殊介绍,节目录制时会把需要用到的地图等传送到两边的监视器上,主持人一边看监视器,一边在幕布前“比划”,这样就呈现出观众平日看到的效果了。跟想象中不同的是,幕布和地图的合成是在录制时直接完成的,而不是录完主持人的画面后再进行后期合成。
为了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冯殊站在幕布前做起演示。由于幕布和监视器的方向是垂直的,主持人在“比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角度,否则会影响观众观看的效果。在手势上,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画面信息,主持人在讲解时伸出几个手指也有讲究。冯殊说,一般指示比较大的范围时习惯用手掌,而针对一些比较细小的地方则用一根指头,“总之就是不能遮挡住信息,同时还得能指示得尽量准确。 ”有监视器做参照,即使是第一次站在幕布前的人也能指出地图上的大概位置,但要指得又快又准,就需要多练习了。
很多观众还记得,20多年前《天气预报》刚开播时,主持人手里经常拿着一根小棍。现在主持人虽然全部用手来“比划”,但另一只手里还要拿着一个宝贝——遥控器。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卫星云图和地图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主持人通过遥控器切换的。
几分钟节目要一天时间准备
每期《天气预报》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都只有几分钟时间,但编导和主持人却需要花一天时间来准备。冯殊介绍,编导们有时从上午就开始准备选题了,主持人一般在下午3时左右到岗,和编导一起讨论当天的内容,“我们会讨论当天有哪些特别的信息值得提示和注意,给观众预报。 ”讨论后,主持人会和编导一起参与组稿,然后把稿件拿给气象专家审核,再由编导制图。观众每天看到的地图和卫星云图会有一些模板,编导负责每天更新数据。
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多变,为了能把最新最准确的天气信息传达给观众,《天气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节目组在下午3时左右讨论了大致的天气形势后,傍晚6时多才能拿到具体数据,而节目要在傍晚6时40分之前录完传送给央视,保证赶在《新闻联播》之后播出,时间还是相当紧张的,“既要保证播出安全,又要保证最新数据都能加进去。 ”
冯殊坦言,作为主持人,他们会对观众的反馈有压力,因此节目组和气象专家都在努力让预报更加精细准确,“有时预告信息来得很晚,一旦有最新的信息,便会随时加入到节目里。比如现在是汛期,会有很多预警、公告,这些都要加到节目里。 ”据《北京晚报》报道
小内幕
主持时杜绝废话
冯殊思路非常敏捷,语速也比普通人快很多,冯殊笑称,这是他的职业病。由于要在短时间内播报大量信息,《天气预报》主持人的语速能达到每分钟350字左右,“有时候录完一期节目,已经说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节目中,主持人的说话时间大概在两分钟左右,但发布的信息量却很庞大,这便使任何无用的信息都不能出现,冯殊说,用“字字珠玑”来形容天气预报毫不为过。
背地图是基本功
对于新加入的主持人,《天气预报》会专门找气象专家为新人培训,“气象专家会讲一些天气的基本成因、基本原理,根据四季、节气的特点来讲解天气。”冯殊认为,观众没必要去探究天气背后更深层的东西,但一些科普知识,主持人还是要介绍给观众。此外,了解中国地图和一些地理知识,都是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