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龙年春晚不再折腾演员 实行"承包到户"以人为本

2011年11月04日 16:33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龙年春晚的筹备如火如荼,有关春晚的各路小道消息也开始真真假假地传播开来,继所谓的“春晚节目单出炉”被节目组公开斥责是“低级谣言”之后,春晚剧组前日的工作又有了一次突破性的进展。总导演哈文在微博上忍不住大发感慨:“今天又是一场漂亮的战役,我总坚信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加油啊!”按照往年惯例,春晚目前的工作是处于四处撒大网的阶段,不会有具体演员阵容,但今年哈文却不走寻常路,本着“定岗定位”的方针原则,开始把节目任务安排到具体人头上。对于最受关注的语言类节目,哈文更是舍弃往年的“总统筹”职衔,有负责人但并没有一人独掌大权的局面。昨晚,本报记者从剧组工作人员处独家打探到春晚的诸多消息,从中不难发现龙年春晚的“新面貌”。

关键词:承包到户

  喊了多年的“开门办春晚”的口号,2012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却悄然把门“关”上,不再天南海北撒大网选择节目了。话虽如此,但这并不代表哈文要和自己的团队闭门造车,向全国征集春晚好点子和好故事的微博早早就挂上了网,并收到了数以万计的回复和支持。只是这一次,哈文不想再做无效劳动,不再让一些显而易见不会登上春晚舞台的无名小卒做春晚的垫脚石,在前期带着节目接受一层一层的审查,到最后无功而返。

  据透露,拿语言类节目为例,春晚剧组方面早早就列出适合的演员名单,并把任务传达到位,无论是赵本山、黄宏、冯巩或者姜昆,都是早早接到春晚邀请,并开始组织创作班子埋头准备节目。至于没有接到春晚英雄帖的诸位笑星,就基本可以休整,不用再摩拳擦掌为春晚准备“原材料”,因为剧组方面已经有“整体设计”,不会再有往年那样“上上下下”的情况出现。

关键词:以人为本

  往年一说到春晚前期准备,就会有一些演员自称“春晚运动员”,2009年笑星李琦的一个小品节目,前前后后改了42稿,到四审时依然被无情拿下,两个月的时间宣布泡汤。

  有鉴于此,哈文所率领的春晚团队早早就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新规矩:办人性化春晚。这个规矩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不再折腾演员,不再“逗你玩”。其实一个节目的好与坏、最终能不能登上春晚舞台,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导演团队,心里是有一定谱儿的。所以今年哈文团队不再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和小节目上春晚审查台上经历“提心吊胆”,而是前期选拔工作做在春晚之外,而最终能进入春晚大本营的节目,都是“八九不离十”。

关键词:审查从“减”

  要说春晚节目不再有“领导审查”这种形式,那是不太可能的,但怎样把审查环节从减,这也是春晚的一种“环保”方式。据介绍,因为有了“定岗定位”的方针政策,先期就找到“精品节目精品人”,所以春晚的审查将本着把节目“挖精挖好”的原则,而不是为了“毙节目”。对能参加春晚审查的各个节目,只会提出修改意见,而不是大笔一挥淘汰。

  怎样让审查抛下“无情”的身段,改为“温和整改”的方式,才是龙年春晚剧组最看重的。由此可以想见,以往一提审查就打冷战的诸位春晚人,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心情,不要时时刻刻担心审查当晚半夜12点,接到剧组导演的电话:“这个节目被拿下了,您可以打道回府了。”

央视历届春晚的创新点

  1983年 第一届春晚成功举办,从此,老百姓有了看春晚这个“新民俗”。

  1984年 《吃面条》小品语言节目正式与观众见面。春晚进入陈佩斯、朱时茂时代。

  1985年 春晚搬到北京工人体育场。由于技术所限,晚会最终失败。央视还在后来的新闻联播中道歉。

  1986年 央视春晚进入成熟期。各种表演形式基本已经定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 凭借小品《相亲》,赵本山第一次在春晚亮相。从此奠定了“小品王”的地位。

  1996年 首次实现三地同时直播(在西安、上海、北京设立分会场)。

  1998年 春晚正式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直播。

  2000年 春晚舞台开始采用圆形舞台。

  2002年 春晚舞台采用长方形舞台,并且第二次使用分会场(分设上海、深圳、沈阳、西安)。

  2003年 在2002年基础上增加了两块大屏幕。

  2005年 “开门办春晚”初见成效。另外春晚主体使用LED大屏幕。

  2006年 大屏幕的面积增大,呈长方形,舞台进一步简化。

  2007年 春晚首次采用高清晰LED大屏幕。

  2008年 春晚大屏幕旁边的8个立柱上面也铺设了LED屏幕。在央视大楼外部也呈现特殊动感效果。

  2009年 春晚舞台借鉴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高科技“卷轴”,为观众呈现了震撼性的视觉感受。

  2010年 春晚实现高清直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