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武则天秘史"情节雷人歌太神 网友:又见天雷滚滚

2011年11月07日 08: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武则天秘史”情节雷人歌太神网友:又见天雷滚滚
殷桃和余少群的感情戏很吸引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前晚,描述唐朝女皇武媚娘传奇一生的电视剧《武则天秘史》在湖南卫视开播,这部顶着“史上最强阵容”光环的古装巨制,由殷桃、刘晓庆、斯琴高娃演绎不同年龄段的武则天,在网上人气一路走高,倍受关注。

  不过,跟大多数打着“秘史”旗号的作品一样,《武则天秘史》一开播就被网友连番吐槽,经不起推敲的剧情更是让其得到了“又见天雷滚滚”的评语。此外,殷桃在该剧头两集的扮相也被认为“像个村姑”,网友纷纷期待刘晓庆扮演的中年版武则天。 文/本报记者 莫斯其格

  雷人造型

  殷桃“媚”劲足

  余少群像“贾宝玉”

  殷桃出场造型像村姑

  这部戏中的武则天不再是一个演员演到底,而是分别由殷桃、刘晓庆、斯琴高娃接力饰演。其中殷桃扮演少女时期和青年时期的武则天,这个时期的武则天,更多的是表现其温柔妩媚的一面,殷桃表示,“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在皇上的面前更多的是柔情似水,小鸟依人,很懂得以柔克刚。”在前晚的首集里,殷桃出场时武媚娘才14岁,其表演也确实着力突出“媚”的一面,与还是太子的李治相见显得天真烂漫,在进感业寺的戏份中则强调了武媚娘对未知前景的茫然、恐惧。但是,网友揪住殷桃造型部分批评其“出场时就像村姑”。

  余少群很奶油文弱如宝玉

  跟武则天选角相似的是,唐高宗李治也启用了余少群和赵文瑄来分别扮演。

  当人气小生余少群饰演的青年李治出镜时,他俊美的扮相让人不免感叹,“哪里是李治,分明是宝玉哥哥嘛!”“余少群的扮相真的可以直接去演《红楼梦》。”不过,还有网友称,虽然扮相上有些奶油,不过余少群还是很好地诠释了青年李治文弱多情的一面。

  刘晓庆未出场片花显霸气

  刘晓庆在1995年主演的《武则天》至今被观众视为经典。当年她从武则天16岁演到82岁的超强功力,让人叹为观止。这次在《武则天秘史》里,她将在第20集出场,扮演中年武则天。

  网友们表示,刘晓庆这一段是最受期待的,“看了片花,还是刘晓庆霸气啊。”“刘晓庆架势十足,演得出女皇气场,期待中。”

  除了刘晓庆外,两位小花旦钟欣桐和郑爽的演出也备受网友期待。其中,阿娇饰演上官婉儿,郑爽出演太平公主。两大青春偶像对垒较技,为剧中增添不少养眼色彩。

  雷人主题曲

  歌词如同履历表

  《武则天秘史》刚开播,主题曲就已经在网上迅速爆红,被称为“新一代神曲”。歌词唱道:“14岁那年我进了后宫,24岁那年我削发为尼,30岁那年我失去亲生女儿,32岁那年我成为大唐皇后,61岁我失去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囚禁了四儿子,66岁那年我登上女皇大位,82岁那年我准备一块无字碑。”

  听到这样的主题曲,不少网友惊呼:“这样的歌词也太白话了吧。”“这是歌词?明明就是说书!”“以第一人称介绍人物经历,直白得跟履历表一样,简直是新一代神曲。”也有网友认为,这短短几句歌词,就勾画出了剧中武则天不平凡的一生,算得上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剧情介绍。

  雷人“秘史”

  唐太宗居然是被儿子与武媚娘偷情气死的

  虽然《武则天秘史》前晚只播出了两集,但依然被不少喜欢历史剧的观众看出了诸多破绽。但也有网友们觉得所谓秘史,不过就是“戏说”的另一种说法,所以对于这些破绽无所谓,“反正就是无聊看个热闹”。

  一位网友表示,《武则天秘史》“太不尊重历史了”,“史书上说,武媚娘的父亲武士镬是个商人,但在电视剧里居然就变成了武将;武媚娘居然一进宫就说自己叫武瞾,但不少史书都可以证实,她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在当了皇后之后自己起的,甚至这个字都是她自己造出来的。”“唐太宗身边始终没有一个太监,永远都是武才人在身边伺候,怎么可能?”“唐太宗居然是被李治和武媚娘偷情气死的?这改编也改得太过戏说了吧!”

  此外,网友们也对荧屏“秘史”泛滥的现状很不满,“《孝庄秘史》、《太祖秘史》、《皇太子秘史》、《杨贵妃秘史》、《武则天秘史》、《太平公主秘史》……拜托,除了秘史,就没有别的电视剧可拍了吗?”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对于这种指责不以为然,有网友就表示,既然穿越剧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历史剧虚构情节根本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原因。“不过是在无聊的时候看个电视剧而已,别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就弱智到会把电视剧里的情节当成真正的历史。”还有人更加开朗:“不该和电视剧计较那么多,电视剧都是玄幻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罗攀】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