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娱评:央视春晚莫再一味“啃老”

2011年12月02日 15:2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一周,正在闭门苦修的央视龙年春晚话题不断,以宋丹丹、郭达等为代表的“大腕拒上春晚”引来各方关注,而总导演哈文“能上春晚的演员都是德艺双馨”的表态,又引出了“不上春晚的演员就不德艺双馨”的弦外之音。

  近些年,央视在春晚上花的功夫越来越多,可买账的人却越来越少。早些年,民间流行的“除夕三部曲”是“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现在则变成了“年夜饭、放鞭炮、怨春晚”。按照惯例,每年春晚结束,央视都会出具一份收视率调查报告,用以佐证其“春晚市场”的龙头地位,最近一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3.88%的家庭在除夕夜收看了2011年央视春晚”。这个结果是否权威有待验证,但央视的调查报告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全国九成多的观众究竟是叫好的多,还是不买账的多。

  央视春晚刚刚“三十而立”,可面相谈吐却已是老气横秋,说白了就是“老三样”:老套路、老编排、老面孔。今年哈文领衔的龙年春晚主创团队也没少花心思,他们“三板斧”的招数一开始也算新鲜:团队成员主打“80后”、有奖征集民间笑料、取消“最喜爱节目”评选……但说到演员阵容,哈导一句“上过春晚的艺术家我们都会邀请”很快让人泄了气——30年了,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这些年,“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之类的口号,观众已经听到耳朵生茧。春晚创新就像徒步穿越雷区,一步趟不准,就可能遭到亿万观众的狂轰滥炸。对此,我很能理解春晚导演们的内心考量:主推新人风险太大,一着不慎很可能满盘皆输;请老将压阵,虽然好不到什么程度,但至少能保证不会太烂。

  时代在变,观众主体和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一些春晚老面孔的表演风格、搞笑套路、肢体动作已固化成“标本”,无法再像十几年前一样赢得观众的共鸣,唯一的优势只剩下“脸熟能详”。与其安排他们象征性地出场,还不如多给新鲜面孔一点机会,为央视春晚未来的30年培养“下一个赵本山”、“下一个冯巩”。

  上不上春晚应该是双向选择,你情我愿,有能者居之。“压力太大”的宋丹丹可以婉拒春晚,而导演组也应该对一些“脸熟”到让人审美疲劳的明星勇敢地说不。  朱 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希茜】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