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时隔三年后推出的全新国语专辑《?》发片一个多月以来,外界对这张唱片有不少负面的反馈。陈奕迅最具标志性的一把好嗓子,在《?》里荡然无存,其声线的明显沙哑也令乐迷们为之痛惜。本月10日,《?》正式在内地发行,陈奕迅亲自来到广州为新碟造势,并接受了南都的独家专访。Eason逐一回应了乐迷对《?》这张唱片的几点质疑,并详细道出他的内心想法。
质疑1·曲高和寡?
———大部分作品以探讨人性为主题,歌词过于沉重
专辑中大部分歌曲,都是在探讨人性的问题,《看穿》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人们虚伪的面具,《孤独患者》是一个看似外向、但内心孤独的人的自白书,《BABYSONG》讲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期望……初听之下,总有一种沉重而严肃的氛围。其实歌曲过于严肃、沉重,并不是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沉重的氛围里,大家听到的却是乏味。“歌词很有深度,但有点曲高和寡,而且旋律实在不够好听,有明显的词重于曲的偏颇。”这是普遍乐迷的评价。而澳门乐评人田中小百合也认为,这张专辑比上一张国语碟《上五楼的快活》还要凌乱,野心不小,用心良苦,把大量的信息挤进歌里,歌词太密集,旋律又太贫乏,是非常混沌的一张唱片。
陈奕迅:其实这些歌还是以旋律为主,而旋律本身比较幽怨
关于歌曲的主题太过沉重,陈奕迅也非常认同,但他不认为这些作品是词重于曲,更不觉得旋律不够动听。他说,自己对文字相对以前是比较敏感了,而且是越来越敏感。但这张专辑里的歌,其实都是以旋律为主导的作品。
“其实这些歌,大部分是两年前就有了的,譬如《积木》,是和《好久不见》差不多时候收到的,我已经听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感官上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但这些歌基本都是先有了曲,然后再找人填词,所以大家觉得词重于曲,可能是因为歌词大部分写得比较深刻、沉重,但其实旋律本身没有问题。”
至于为何曲的部分不够出彩,陈奕迅认为是太过幽怨的原因,其实他在之前选歌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是整张唱片出来后,他才发现,这次选的歌大部分都是比较沉重的,这跟他近期的心态有关系,“可能是我真的太累了,然后产生一些比较深沉的情绪,这是我后来听到自己唱的这些歌后才发现的。”
质疑2·嗓音沙哑?
———连唱给女儿听的那首歌,也有沙哑的破音
关于陈奕迅嗓音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起,早在三年前,他就因演唱会消耗过度而导致声带受损,之后时不时就会有乐迷提出,陈奕迅的声音真的没以前好,沙哑了很多。这次的新专辑,他声线的沙哑显得更加明显,甚至像《BABYSONG》这种细声唱给女儿听的歌,也有种哑哑的破音,不少乐迷惋惜,曾经无可挑剔的那把陈奕迅的好嗓子,如今已不复存在了。
陈奕迅:我已经超越了那种追求音质的层次
对于自己声带沙哑,陈奕迅没有否认,“但这不是什么问题。人始终会长大,声音也会变,连我听自己1995年参加歌唱比赛时的声音都会吓一跳。我明白大家都想听到一把好声音,但我不会在意自己的声音是否真的很清澈通透,现在我更注重唱歌的感觉,至于声音是否沙哑,并不重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