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称小品已无市场 编剧:人员收入低制约发展
“看上去很美,回味起来很淡”,似乎成了广大观众对今年央视春晚的共识。尤其是语言类节目,缺少了本山大叔的加盟,许多网友甚至连一句流行语都找不出来。日前,龙年央视春晚的总导演哈文在某电视访谈类节目中,也首次直面这样的质疑。对于语言类节目的不给力,哈文甚至直接声称,小品已经没有市场了。这样的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质疑的有,表示有道理的也大有人在。小品是否真的没有市场了?这种尴尬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昨天记者也分别与目前活跃在一线的小品编剧、小品演员等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小品没市场这个观点有待商榷,但是小品编剧收入低、小品展示平台窄、小品演员出新难等因素,确实成为制约小品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版撰稿 见习记者 刘一诺 快报记者 刘磊 应嘉轩
现状很尴尬:
春晚已过,流行语没来
回望二三十年前的春晚小品,数量一般也是五六个,但每年的小品演出中,总有几句让人会心一笑的语句被观众记住,并很快流传民间,比如“你太有才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等等。但是今年春晚,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却被众多观众质疑,许多人表示:“连一句流行语都找不出来!”
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演员在找寻创新的途径,但不少段子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像出自蔡明的小品《天网恢恢》中的“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这种句式对网友而言早已不新鲜。一些80、90后的网友表示:“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开心段子已经很多了。春晚上的那些小品、相声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共鸣了。我们在这个幽默的网络社会里面练就了极高的笑点。所以,春晚语言类的节目,想让我们笑起来,真是难啊。”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本届晚会的语录平淡了许多,其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离开了最擅长创造“流行语”的赵本山。多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一个代表性的符号。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除夕夜守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看赵本山。但今年春晚没了赵本山,观众对小品节目明显摆出了“不耐烦”的态度。有网友表示,“今年的小品看完就忘,入眼不入脑。”
导演很犀利:
哈文称小品已经没有市场了
“春晚语言类节目不给力”的话题从除夕晚上一直说到了今天,而一向标榜要“开门办春晚”的总导演哈文,面对这样的质疑,也在日前给予了回应。
前晚,哈文接受央视新闻频道栏目《面对面》的采访,说到今年,“赵本山遗憾缺席春晚,观众觉得似乎小品难以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和鼎盛时期的16个语言类节目相比,今年的7个节目少了一半还多”等话题时,哈文表示,语言类节目的衰落是必然的,这是小品缺乏市场的推动的必然结果。“我觉得留不留下印象,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留没留下印象,还需要时间打磨。但是语言类节目,只有春节联欢晚会上才有,不像歌手,除了晚会还有别的。多少人在做小品?小品没有市场,语言类节目创作本身就有瓶颈。像在小品鼎盛时期,王朔、冯小刚都是在做小品的,但是现在他们可能都在做电影。现在小品已经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机制去推动它(发展),所以到了春晚这种特殊节点,其实本身就很难。并且现在网络又这么发达,段子、笑话又这么多,大家已经不靠春晚这一个平台获取这类东西(笑料)。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荒谬的事情也很可笑,所以观众的期待值和作品的水准,包括最后的呈现效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