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引进口片 高群书:对提高电影水准是幸事
中美双方近日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悉,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些新条约的签订被认为是中国对美国电影的新政,中国本土反应让人寻味,如影院大抵持欢迎态度,中国导演和民营制片公司则或多或少有点忧虑“狼来了”。
进口大片见证国人开放心态
“进口大片配额的增加表明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产业发展利大于弊。”旗下有全国80余家影院的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说。1994年,中国引进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的时候,“狼来了”的担忧很多,但实际上促进了电影市场的繁荣。
经过近20年的商业化实践,中国电影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进口大片的作用不可忽视。实践证明,进口片的刺激对我国电影的长远发展有利。
直面“短痛”期待“绝处逢生”
本次调整从每年引进20部大片升至30余部,意味着国产影片的生存空间减小,竞争更加激烈,一批质量不优的作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对于挑战,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欢迎。“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导演高群书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对外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明星阵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是幸事。”
引入竞争观众受益最大
调整配额后,市场上高水平的电影有所增加,观众受益最大。影视传播研究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仍然很小,处于缺少行业规范的无序竞争和“急功近利”阶段。引入新的竞争者将对挤出市场泡沫、加速行业整合起到积极作用。
而对于观众最关心的票价问题。高军表示,票价的高低更多取决于影片放映幕数的多少,因此是否变化还有待观察,但存在一定下浮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