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片酬疯涨超房价?演员忙"叫冤":没那么夸张
在影视圈,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演员片酬暴涨的消息。昨天,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又在其新浪微博中提及了近两年片酬疯涨的现象,并认为这是电视剧以及电影市场的畸形发展。此微博发出后各界名人都竞相讨论这一现象。不过,这边是制片人的讨伐,那边却是演员们的“叫冤”,对于天价片酬,明星们大多数都是矢口否认。
现状片酬节节高
昨天上午,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在其新浪微博中提及了近两年片酬疯涨的现象,认为这是电视剧以及电影市场的畸形发展,“去年初某女艺人2万一集,今年已经涨到30万一集了。去年15万一集的男艺人,今年是50万一集。还有一位男艺人报出了70万一集的天价。至于电影,已经突然发疯般报价,80万的迅速报到三百万,而一两年前120万的,已经喊出600万的价。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尚未良性发展,都已恶性膨胀,等待洗牌!”此外,陈砺志还举例解释了演员片酬在整个制作成本中占了极大的比重:“读一位顶级编剧老师的长篇剧本,酣畅淋漓气势磅薄。项目今年开机,他大约可以拿到的酬劳,是总投资的1/40;制作费是总投资的14/40;宣传发行费是总投资的5/40;演员总费用,4个一线3个二线,以及其他配戏搭戏的演员,占总投资50%。有趣的是,因为项目好,演员还是打折接的。”此微博发出后各界名人都竞相讨论这一现象。房产商任志强调侃称片酬比房价涨得还快呀。著名影评人谭飞表示,电视剧电影市场确实该洗牌了,不能恶性膨胀下去。
叫冤没那么夸张
在电影成本、票房上涨的背景下,明星片酬的疯涨似乎到了令人咋舌的夸张地步。早在去年,就有媒体称甄子丹的片酬在《锦衣卫》之后为2000万元,年中《叶问2》后就飙升到3000万元,堪称涨价最多。梁朝伟前年叫价1500万元,去年接演导演马楚成明年开拍的《巴黎攻略》已涨至3000万元,涨幅达一倍。李连杰去年接拍徐克新片《龙门飞甲》,片酬从往年的600万美元涨至1000万美元。不光是影坛,电视圈也存在同样问题。有报道称近两年闫妮的片酬涨了75倍,王宝强的片酬涨了300倍,海清一年内飙升十余倍。TVB演员胡杏儿自夺视后转向内地吸金,有传言其身价也暴涨高达540万,而凭借《步步惊心》火遍荧屏的郑嘉颖同样是陷入“涨价”的传闻中,对此,演员们大多失口否认后又遮遮掩掩:“没有那么夸张。”而一位经纪人向记者透露了实情——所谓天价实际是明星给出的最高报价,实际片酬会有较大出入,“报一个相对高的价钱,可以推掉一些不喜欢的剧本,控制自己的工作、休息节奏。另外,明星也借高报价来保持自己的所谓行业位置,互相竞争,这也符合片方宣传的需要。”
实情由买方决定
是什么助长了明星报出天价片酬?导演高希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星的片酬是由市场决定的:“只要你愿意拿那钱去请演员,就不要再叫谁的片酬有多高。”著名制片人石立斌在微博上也同样表示,其实片酬疯涨不能全怪演员,这条产业链本身就是畸形的:“现在影视作品投资的一大半都是用来支付片酬,稍微有点名气就漫天要价。”面对明星天价片酬,投资人就只能压缩编剧费用而导致剧情乱七八糟,影视作品粗制滥造,那么能不能制定演员片酬标准呢?对此,北京龙腾艺都娱乐的巨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行性不大:“明星片酬之所以不断上涨,都是由买方和市场决定的。包括导演协会、广电总局都曾想过制定一个演员片酬的标准,比如让演员考级,然后按照等级计算片酬,但这是不现实的。我们从策划剧本大纲,和电视台谈开始,就要先告诉对方我们的演员要用谁,如果对方觉得没有吸引力,压根儿不会买,制片方只好找那几个有市场的明星。大家抢来抢去就涨价了。”此外,每年投拍的片子越来越多,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屈指可数,再加上很多热钱注入影视圈,指定某演员拍摄。就算是高片酬,片方和明星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未来理性找明星
2011年,《孤岛惊魂》、《失恋33天》等中小投资影片票房大卖,让外界看到了小明星也有大作为。而实际上,在极少数影片盈利的背后,是大量影片的血本无归,《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战国》等片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究其根本,“大明星+大投资”是造成“烂片”的罪魁祸首。因为这样的创作模式很容易让相关主创忽视一部影片的故事,同时,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缺少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即便是大明星,也有变成“票房毒药”的可能。去年,张柏芝主演了《最强喜事2011》、《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多部电影,除了年初的《最强喜事2011》票房过亿外,其他三部影片没有任何一部票房超过5000万。尤其是投资过亿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其中光张柏芝的片酬就超过千万,而全国票房竟然不足4000万。对于国内影视圈盲目投资,追捧当红明星的现状,电影推手张伟平曾表示这是一个特别不理智的行为,“在中国选演员,多数是根据导演和投资人的喜好来选,但在好莱坞却不一样,他们看的是演员的投资回报率。”早前,也曾有网站为投资人算过一笔账,认为用小沈阳比选葛优更划算,用文章比刘德华更赚钱,但还是有不少投资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本报记者 李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