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赛德克·巴莱"删节2小时 网友惋惜:少了文化味

2012年05月08日 11:1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赛德克·巴莱”删节2小时网友惋惜:少了文化味

  昨日,魏德圣执导的华语抗日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广州举行试映。相比于台湾上映的4小时40分钟的版本,内地上映的两个半小时版本显得精炼了很多。不少观众认为,血性的故事、宏大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了电影的特色,但也有观众担心过长过多的战争场面会让部分观众“吃不消”。而记者观影之后发现,与“原版”相比,电影中展现赛德克族文化传统、日常生活的桥段也明显减少,虽然电影更加紧凑,更有商业气质,但文化味道明显变淡,看起来颇为可惜。而在网络上,也有看过原版的影迷开始质问:在目前商业放映大行其道,电影产业无比蓬勃的背景下,中国的院线机制什么时候才可以发展到真正能够容纳一部真正的、富含文化细节的“史诗电影”?

  争议一 剪掉两小时,合适么?回 应 导演称这不是阉割

  《赛德克·巴莱》根据台湾“雾社事件”改编,讲述1930年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带领众人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从昨日的观影来看,虽然比原版少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但影片故事还是较为完整。尤其是赛德克族人英勇、生猛的一面基本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而在影片后半段,为了减少部族战士的后顾之忧,族群里的女人们上吊自杀的情节更是让很多观众感到“心情无比压抑”,也为电影增添一丝悲壮色彩。而在自杀前,女人们与自己的孩子最后道别的一幕同样令人动容。

  而相比于4个多小时的足本电影,这次的“删节”虽然看起来让剧情更加紧凑,却也减少了电影中的许多文化含量。原版电影里的前半段,几乎都在展现赛德克一族的生活。比如赛德克族的狩猎习惯,与敌人争斗时的作战方式,成年男子勇士割掉敌人头颅以换取祖灵文身的传统,还有女子文面的方式,平日生活的各种细节等,虽然看起来让电影节奏缓慢了很多,但也让人深入地了解到这个生活在台湾山地的少数民族的风俗。而在内地上映的版本之中,故事的主线基本集中在日本侵略者来到之后对原住民的欺压,以及台湾少数民族的隐忍和爆发,虽然最终的战斗场面同样显得异常壮烈,但对于彩虹桥、祖灵信仰等的描述,却因为之前的生活场景删节过多,而显得有些单薄。

  对于这一点,导演魏德圣表示,在内地放映的这个版本和世界其它地区放映的“国际版”是一样的:“跟审查没有关系,也没有特意去删掉什么东西,很多人说《赛德克·巴莱》在大陆放映的版本是阉割版,不是的。台湾版本是4个半小时,但在那个版本上映3个月以后,我开始有想法,真的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剪出另外一个国际版本。台湾有那个需求一定要看4个半小时,因为台湾有族群的压力,我如果在台湾放映国际版的话,可能会被打死,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历史部分是要交代的。但是国际版本主要还是以精神面为主,故事性为主,那些细节的部分,是稍微地裁切一下还可以解释。所以在大陆这边上映的版本几乎和全世界其它地方看到的版本一模一样。”

  此外,魏德圣也承认,4个半小时的版本在香港上映的时候票房上遇到了挫折,因为“4小时多的片子,对观众来说的确有压力。最后剪到两个半小时的精简版,同4个半小时的版本一样,爱情、文戏、战争戏都有,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版本”。

  争议二 片长数小时,不行么?回 应 商业院线生存第一

  这次的删节版虽然魏德圣并不认为有太多可惜之处,但不少此前看过“足本”的影迷却觉得非常遗憾。有网友认为,魏德圣这样做,完全是出于院线方面的压力,因为4个多小时的片长,一家影院就算是每天24小时排片,也只能排6场。“影院是按照座位收钱的,一天排6场和一天排12场,他们肯定希望后者,所以魏导这次绝对是在商业面前牺牲了影片的文化含量。”还有网友举例说,此前斯皮尔伯格的史诗大片《战马》同样遭遇到票房惨败,而当时影院经理们归纳的理由同样是因为片长太长,影响了排片。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容纳一部真正的、有文化含量的史诗大片,而不是像吴宇森《赤壁》这样商业性的‘伪史诗大片’呢?”有网友说,此前国产史诗大片《白鹿原》最初传闻也拍了5个小时,准备上下集上映,但最后迫于院线和发行方的压力,也只能删到150分钟。在这一帖子之后,同样有网友在反思,但普遍都认为这是院线商业化运作的结果。有网友表示:“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时候,我们也看过不少片长很长的电影,像当年的《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之类的电影,都是一看大半天的,但因为电影经典,虽然觉得有点累,但也都算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总说观众们不习惯这么长时间,我觉得完全是影院不习惯放映这么长时间罢了。”

  对于这类网友的质疑,本地一些院线经理也颇为愤懑。一位经理对记者表示,这个问题完全就是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如果说我们为了自身的商业需求来要求电影降低文化品位,那不可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观众们也得考虑到我们的实际问题啊,如果电影这么长,我们势必需要增加票价才能维持影院本身的运营。现在的票价已经有不少人质疑太高了,如果我们再提高票价,肯定会更加招骂。我们有责任维护电影市场的繁荣,但我们没有义务为了某一部电影赔本去上映。”

  这位院线经理还建议,国内需要建立艺术院线机制,鼓励类似的“史诗长片”的放映。“据我所知,《赛德克·巴莱》还不是最长的,德国有一部著名的《故乡三部曲》,一共50多个小时,那部电影真是史诗,从一个村庄的角度展现了德国从一战到现代的所有细节,这样的电影文化含量是高,但放在电影院里,你能看得下去么?所以,对于这种影片,我想我们的确需要建立艺术院线机制,而艺术院线本身则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以便维持其正常经营,也让那些真正对这种电影有喜好的观众能够在艺术院线里进行享受,而像我们这样的商业院线,在市场的大环境下,自然只能是生存第一。”

  南方日报记者 郑照魁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